绿雪不见人影了,松萝还守在外头,她刚想递个眼神过去,却见迎面而来的大公主。
元季瑶排行第九,是一众皇子皇女中的老幺。
长姐元静姝比她大了十多岁,虽同为公主,但命运却截然不同。
“恭喜九妹妹啊!”大公主一进门,原先还热闹的殿内,人声忽而滞了一瞬。
众人各有深意地望向这位北朝“美名在外”的大公主殿下。
就连武帝嘴角的笑容也淡了几分:“明知是你妹妹的大日子,为何来得这般晚?”
大公主身量高挑,满头珠翠华贵无双,一袭曳地的金缕缂丝牡丹长裙更衬得她娇媚明丽。
与九公主的恭顺可爱不同,大公主元静姝并不在意父皇眼中的郁色。
“儿臣也想早些来观礼的,可顾念着自己姻缘苛顿,命运不济,唯恐冲撞了九妹妹的好福气······”
她一双桃花眼,嫣红的唇瓣一张一合,细看眉宇间与陛下颇有几分相似,可偏偏说出的话令在场众人脊背发凉。
果然,话音未落,武帝便愠怒开来:
“混账!你乃天家之女,当朝公主,何出此言?”
武帝内心对这个大女儿是有几分愧疚之心的。
早年他家境贫寒,元静姝出生时吃了不少苦,后来他在宿州闯出了名堂,但到底势单力薄,所以元静姝刚一及笄,他便将长女嫁给了当时的胶州刺史之子,两家联姻后,他的事业版图越来越大。
没两年,元静姝的夫君却不幸病故,武帝便将寡居的女儿接回了自己身边。
恰逢岭南淮王看重了他手中的兵马,威逼利诱之下硬是娶了新寡的元静姝,两家联合攻克了江北之地,自此,武帝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才算闯出了名气。
奋斗了几年后,他有幸登临帝位,可惜淮王命运不济战死沙场,元静姝两度成寡。武帝有心弥补,除了赏赐都城的宽宅大院,更破格赏赐了大女儿封地石邑。但出人意料的是,元静姝的性情却大变,越来越傲慢奢靡。
坊间都传大公主挥金如土,终日与文人墨客饮酒作乐。
武帝对这些传言始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奈何近日朝堂上参她的折子越来越多,说大公主私德有亏,效仿前朝奢靡的世家大族之气,公然在府上养起了面首。
而且,不止一个。
武帝对此十分不满,还未来得及当面质问大女儿呢,此刻却听她如此阴阳怪气,圣怒实在难消。
九公主悄悄观察父皇的神色,大姐姐是出了名的桀骜不驯,今日是自己的及笄之礼,她实在不愿意看见大姐姐顶撞父皇。
“大姐姐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欣赏父皇的丹青,姐姐也瞧瞧吧?”
虽非一母同胞,但元季瑶十分亲近这位大姐姐,她扯了扯姐姐的袖子,一双黑葡萄似的眸子写满了期盼:
“姐姐。”
她刻意压低了,用只有姐妹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量说:“父皇年迈了,姐姐多包涵,待会我邀姐姐去御花园喝茶。”
元静姝精致描绘过的眉眼间显出几分无奈,目光扫过曹公公手中捧着的那幅画时,心情却倏尔一沉:
“呵,父皇素来不喜舞文弄墨,如今为了九妹妹及笄之礼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她语气轻佻,带着几分调侃,又有几分刻薄。
元季瑶一时愣住,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明贤皇后面色也有几分难看:“静姝,还不住口!”
可元静姝置若罔闻:“到底是父皇偏爱九妹妹啊,女儿及笄时非但没收到父亲的礼物,还早早被定下了婚约。不知今日父皇准备将九妹妹许给哪家呢?”
她忽而转眸冲九公主轻叹一句:''如今四海安定,妹妹无需联姻远嫁,当真是顶好的福气!''
殿内都是王公贵女,此刻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气氛瞬间落入冰点。
洛贵妃见大公主连皇后的话都不听,一时间左右为难,想开口,又怕被她怒怼一顿。
武帝更是抿着唇,面色愠怒。
到底是宿州来的大姑奶奶仗着年迈,辈分又高,才笑盈盈的开口化解:“大公主此言正是,民间老话都说:老幺老幺,爹娘的心肝,想来就算是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也不能免俗。大公主身为姐姐,年岁又比妹妹大这么些,操心妹妹的婚事,也是人之常情。”
众人都陪着笑脸,龙椅上的武帝却始终一言不发。
“我瞧着,九公主模样俊美,气质拔萃,圣都之内可堪匹配的男子恐怕不多啊!”宿州的大姑奶奶有心调侃,众人自然都应和着笑起来。
“大姑奶奶您德高望重,心里可有合适的人选,不妨向陛下推荐一二·······”
“哎呦呦,只怕老婆子我老眼昏花,推荐的人选陛下看不上呀····”
屋内众人哄然笑起,气氛一时松快。
趁着这个空档,元季瑶拉着大姐姐的衣袖与她悄然退出了正殿。
姐妹二人顺着牡丹花簇拥的小径一路往成华宫外头走去,行至一半,元静姝讪讪地挣开妹妹的手:
“行了,放开吧!”
姐妹二人立在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中央。
元季瑶歪了歪脑袋,扬起了明媚的笑容:“大姐姐,今日多谢你赏光前来。”
少女的笑容实在太过纯真,元静姝心中纵有万千不悦也不好发作了,只好撇撇嘴:“礼物我叫人送进宫了,待会儿你自己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