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鱼粥,燕惜妤蒙了面纱就出了客栈。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确定了其它城门的位置,还看好了卖包子和馍馍的小摊子,最后东逛西逛了大半日,又走进了一处清净的街道。
这街道是在知县大人的府邸后面,不像别的街道那么吵杂,路两侧也有不少卖吃食的小摊子。
除了摊贩,还有好几个缩在墙角下坐着的乞丐。这些乞丐倒也不盯着买吃食的百姓,估计是在等小贩收摊后会给他们一些剩饭剩菜。
街上飘着食物的香味,燕惜妤看着冒热气的馄饨,忽然觉得自己饿了。
“大娘,一碗馄饨多少钱?”燕惜妤问。
“姑娘,我这馄饨可是有肉的,要五文钱一碗,”大娘说。
“那我要一碗馄饨,”燕惜妤挑了个最里边的木桌对着墙壁坐下。
墙壁下坐着一个衣着破破烂烂,且蓬头垢面的乞丐。
大娘这时双手端着一碗馄饨走了过来:“姑娘,这是你的热馄饨,慢些吃。”
“谢谢大娘,”燕惜妤刚摘下脸上的面纱准备吃馄饨,忽然有两个乞儿双手捧着碗站在了她的桌边。
俩个只比桌子高那么一点点的乞儿。
燕惜妤把桌上那碗馄饨分成了两半分别勺在了乞儿的碗里,最后边把汤倒进去边说:“很烫,你们找个地方坐着慢慢吃。”
等乞儿走后,燕惜妤把碗推到桌边,对卖馄饨的大娘说:“大娘,再给我一碗馄饨。”
等大娘煮馄饨时,燕惜妤又想把面纱戴上,忽然听见有人说。
“你身上这层黄栀膏如果再不洗去,怕是永远洗不掉了。”
燕惜妤一顿,侧头看向了一直靠墙坐着的乞丐。
对方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挡着脸,燕惜妤看不清此人的脸,只从声音听出是个年轻的少年。
燕惜妤回想了一下先前灾民之间的称呼:“这位……小郎,要一起吃碗馄饨吗?”
对方无动于衷地坐在墙边发愣。
燕惜妤懂了,这位小郎不差钱,如果是真正的乞丐,最起码会过来吃一碗馄饨,但他现在却是一身乞丐的装扮。
这时大娘又端来了一碗馄饨,燕惜妤也不再管别的,先吃饱了再说。
等燕惜妤吃了馄饨付了钱之后,那小郎还坐在墙边,仿佛入定了似的。
“小郎,你能看出我涂了黄栀膏,那你还能看出我有其他的病症吗?”燕惜妤走到对方的身旁,“你应该也是涂了黄栀膏吧,否则你绝对看不出来。”
少年郎嘛,如果真有本事在身,一般都经不起激将法。
对方抬头看过来,头发挡住了他的脸,但燕惜妤的激将法显然是有用的,因为他站了起来:“随我来。”
俩人走到了一条小巷子里,对方在一个石墩前坐下,燕惜妤于是也蹲在了对方的面前。
“手放上来,”这人说。
燕惜妤于是把右手放在石墩上,对方伸出的手也是黄黑黄黑的,也不知是被日头晒的还是真涂了黄栀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