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甄嬛 安陵容重生 > 第230章(第2页)

第230章(第2页)

安陵轩一行到达广州府,先让说书先生四处宣扬,朝廷建立慈善堂的消息,广邀天下仁人志士为国出钱出力。

所有出资人员都会登记公示。

自愿捐献,不强迫任何人,若有朝廷官员逼捐或是从中渔利,杀无赦。

朝廷募捐二十年一次,有固定期限,也有固定人员组织募捐,任何人不得以朝廷的名义募捐,否则,杀无赦。

具体内容,可去各地衙门咨询朝廷发布的募捐条例。

募捐接受百姓监督,亦接受举报,一旦查证举报属实,举报人可接受奖赏。

捐资无下限,一文钱也是为国效力,但是设置了捐资上限,任何人捐助不得超出十万两。

什么?慈善堂用不了那么多钱?

对,用不了,剩下的钱献于国库,用于各地建设。

募捐期限为三个月,取捐助银钱超出五万两者,由翰林院学士著书立传,不仅朝廷会有“积善之家”的表彰牌匾,还会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另外,慈善堂的署名权予以拍卖,价格最高者,以其姓氏命名。

如广州府的第一家慈善堂就是伍氏慈善堂,伍家的事迹和伍家主孙三代当家人的名字,被刻在伍氏慈善堂的石碑上。

因为安陵轩,萧家格外积极,第一个捐助,以十万两银子上限的价格,换了大清朝第一块“积善之家”的牌匾。

随后,王家、吴家、张家等纷纷响应……

皇后病重

与安陵轩同行的四个翰林院学士,累的手都要断了,这广州府的富人怎么那么多?

不是说超出五万两才会著书立传吗?怎么会那么多人?

居然还有洋人出资,要在大清的历史上留个名。

令几个翰林院学士最不理解的就是,也不知道那[安佳扒皮]怎么想的,非要设置捐资上限,一个户籍上还只能有一个捐献名额。

有的富商恨不得多捐点把别人压下去,不行!

还有人想要给家里多几个人立传,不行!

朝廷损失了多少钱啊。

若不是[安佳扒皮]说,等回到京城,给他们争取一本书十两银子的润笔费,真想撂挑子不干。

没办法,谁让翰林院俸禄低呢?

算了一下,就这么几个月,他们赚了过去两年的俸禄。

这还只是广州府,紧跟着江浙一带,只怕只多不少。

安陵轩一行,如今已经赶往扬州府,据说很多外地的富商已经纷纷涌到扬州府了。

名留青史的机会,二十年才一次,那必须不能错过。

雍正应安陵轩的请求,又派了四名翰林院学士过去支援。

听说写一本传,给十两银子,真抠啊,翰林院众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为这几个名额抢破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