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穿书给权臣冲喜后日久生情 > 第56章 惊现 隐藏得极深的危险人物(第3页)

第56章 惊现 隐藏得极深的危险人物(第3页)

姬安不由得悄悄去看上官钧。

上官钧察觉到他目光,转头看来:“陛下有事?”

姬安犹豫片刻,还是说:“我刚才回想了一下,的确对你提的四个人选记不太清了。还是让他们都过来一趟吧,我再见见。”

上官钧仿佛并不意外,点下头,让跟在身旁的羽林卫什长点人手去通知。

姬安刚才看到那两个【20】之时,心脏不由自主地重重跳了几下,不过此时又缓缓平息。

上官钧现在都还留着那人,说明那人在上官钧上一世里没有做出什么危害他的事。而自己已经把人揪了出来,只要尽早处理掉,应该就不会有问题。

姬安定定心,和上官钧回到了永昌殿的休息室中。

*

等着摆饭之时,洪大福先给姬安和上官钧送来新的邸报。

大盛的邸报每旬一发,分别在每月的六日、十五日和二十六日。由进奏院负责编写,门下省进行审核,发刊之后通过邮驿系统下发至各府、州、县。

当初姬安还跟着上官钧住大司马府,黄义会给上官钧送邸报,姬安得他允许,跟着一块看。就是从那时起,姬安养成了看邸报的习惯,哪怕继位之后也保持着。

邸报上刊登的,都是朝堂的决策、天子及重要官员的活动、国内大事等严肃内容,便于让不能参与朝议的官员了解朝廷动向。

以前姬安就当个新闻随便看看,但今天心情却有些不同。

上回姬安想过,以后在邸报上登书架的图纸来做推广。可今天他留意着细看,发现邸报的内容实在枯燥,对于众多不关心朝政大事的百姓而言,没有一丁点吸引力。

姬安翻完新邸报,吃饭时就和上官钧聊起来:“大司马可知道,邸报在外卖多少钱?”

上官钧有些诧异:“邸报下发各衙署,不收银子。”

姬安:“衙署之外的百姓若是想看,要如何看到。”

上官钧:“可到衙署里抄一份。”

姬安诧异:“人人都能去抄?”

上官钧:“这个看各衙署。不过,听闻大州府都有商贾专门做这份生意,和官衙联合,每有邸报送到,就抄录出来卖,卖价各地不一。”

姬安:“那偏远州县……”

上官钧:“大概就没人卖了,关心的人也少。”

姬安一边吃饭一边沉思——这样看来,比起直接用邸报,不如新创一种刊物更合适,内容兼具严肃、活泼、生动、真实。早些让各处百姓接受新刊,以后他想推广什么才方便。

而且,这种时代的舆论导向都是由文人掌握。他们有什么想法,写成杂记、策论,在文人圈子里传播,再留下文本给后世,就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声音。

可姬安自觉,自己以后想做的事情,不一定都能让那些掌握舆论的文人满意。到时他虽然也会选人打嘴仗,但掌握一个直接面对百姓的渠道同样至关重要,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大众。

姬安想定之后,试探着对上官钧道:“上回我不是说,想把书架子的图纸登在邸报上。”

上官钧有些奇怪地看过来:“陛下什么时候想登,让人将图纸交给进奏院,他们会制版印刷。”

姬安摇摇头:“可我刚才听你这么一说,感觉邸报的流传度并不够广。”

上官钧了然:“陛下的书架子虽不复杂,可在大州府卖一卖还算可以,再想卖到偏避州县,恐怕有些困难。那的人多数不会舍得掏这份钱,即便少数有钱的,也会和大州府有联系,自会在大州府买。”

姬安:“不说书架子,如果我以后还想推广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自家就可以用边角料制作的,那邸报就不太合适了。”

上官钧打量下他:“陛下是又想出了什么新奇东西。”

姬安:“口罩,冬日可保暖,也可防一些尘。就和蒙口鼻的布巾差不多,不过更便于穿戴。等我让人做出来,也给你送一些去。”

上官钧点下头:“谢陛下。但,哪怕偏远州县的邸报也有人传抄,甚至不收钱便可观看,百姓中识字的人少,恐怕会去看的人也不多。”

姬安顺势道:“所以我想创办一个新刊物,作为邸报的副刊。可以写些吸引人去看的内容,先引起百姓的兴趣。

“最吸引人的那部分看完,愿意顺便看看其他内容的人会慢慢增加。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也就推广开了。”

上官钧有了点兴趣:“陛下想用什么内容吸引人。”

姬安一笑:“当然是话本子啊。大司马是不是看这些看得少,百姓们劳作辛苦,等歇下来,听说书先生讲些精彩的故事,就是难得的休息。”

反正系统里有的是长篇小说,他永远不愁没东西可登。

上官钧思索片刻,道:“陛下既已想得清楚,不如便试上一试。”

姬安:“嗯。我就是在想,该让哪里做这个事……邸报是进奏院编,让他们再多编一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