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在政事堂议事之时,突然收到系统提示。
这次的系统弹窗比平常大,其间不断地有信息在向上滚动。
姬安分神看了下,发现都是增加好感度,就猜到是震荡后宫的第二波大改被传达下去了。别的先不说,光是“一个月出宫两次”这条,就足够刷一波宦官宫女们的好感,毕竟都憋在宫里这么多年。
这个弹窗一直滚动到议事结束,才渐慢至停下,最后消失。
今天议事也挺顺利。今年虽然先帝走了,但总的来说还是风调雨顺。现在各地的粮税都在往京里报,和先前巡察御使报回的预估相差不大,粮也在往各处粮仓运。
朝廷最近的大事就是图国要加岁币那一项,也平稳度过了。宰相们虽不清楚姬安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但皇甫雄病得这么巧,这些朝堂顶端的人精心中也都各有计较。
姬安这几日甚至隐隐能感觉到,宰相们的态度和先前有一点微妙的差别。大概以前是“照例做事并给大领导做解释”,现在则是“这个大领导的想法有点奇特,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当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也可能单纯只是姬安将先看奏疏的权力收了回来。
不过,姬安目前没有对旧例伸手,因此强硬推行的外派使臣也没有遭遇到什么阻碍,齐万生的奏疏顺利通过。
姬安以“此为派驻使臣第一年,居住情况不明”为由,多批了一笔钱作为“安顿备用银”,若用不上就明年送回来。宰相们也没有为难,每个人都签章同意,让姬安觉得这该是一种示好。
总之,工作顺利,加上收获大量好感度,让姬安心情颇好。
开完会,姬安和上官钧一同前往长寿殿,接见卜察使团。
卜察使团来的比上官钧预计中要快一些。昨日上午就抵达城外五里亭馆舍,并且主动提出希望当日进城。接到消息的盛隆带手下加了半天班,将卜察使团接进四方馆安顿。
姬安不由得对上官钧道:“看来卜察有点急了。”
上官钧:“他们路上遇到了图国使团。”
姬安惊讶:“这么巧。”
上官钧:“还被皇甫雄耀武扬威了一下,说他们已经把我们的粮食都拿走了。”
姬安好笑:“他倒是挺会打击敌人。明明谈下来粮食之后,他就一直臭着张脸。”
说话间,两人进了长寿殿前堂坐好。
没一会儿,盛隆带着刚去吊唁过先帝的卜察使团进来。
姬安仔细观察了一下。
大概因为卜察和图国所在纬度差不多,两边装扮上大同小异,都是以方便行动的窄袖翻领袍为官服,帽子也都带着毛,只是式样不同。头发同样梳成辫子,但在数量没有图国那么多,首饰也没有那么精致。
卜察使团没有来皇亲,所有人在正使的带领下向姬安和上官钧问安,态度都还算尊重。
姬安赐了座,接过国书细看,果然写着求购粮食。
他把国书递给上官钧,先礼貌地问候过卜察皇帝,随后就照先前和上官钧商量好的,把话题给抛过去。
上官钧接过主导权,刚和卜察正使说了几句不闲不淡的寒暄话,就有个宦官急急跑进殿来。
众人的注意力都不由自主地落在那宦官身上,哪怕没去看,也用余光留意着。
宦官凑到郑永耳边耳语几句,郑永再凑到姬安耳边低声转述。
姬安小声说:“去告诉大司马。”
郑永便从后方绕到上官钧身侧,附耳再说一回。
上官钧都没去看姬安,直接对卜察正使道:“陛下与我有紧急的国事要处理,请诸位先回馆驿休息。待我处理完事,会派人通知诸位再来详谈。”
一句话前面还是“陛下与我”,后面就变成了“我”。加之突发事情先报给姬安后,还是得报给上官钧,明显就是一派“大盛新帝受制于权臣,大司马发话才有用”的景象。
卜察正使左右看看,先起身行礼:“那我等便不打扰陛下与大司马,回馆驿静候大司马召唤。”
其余众人跟着站起行礼,再随盛隆离开。
直到听不见他们下阶梯的脚步声了,姬安才对上官钧笑道:“他们该是信了吧,我觉得我们这场戏还是演得挺不错的。”
刚才他把国书给上官钧之后,为了装出无聊分心的模样,还打开系统里的民生商城随便逛。期间看一眼系统的录像界面,果然见到有卜察人在暗暗观察自己。
上官钧转眼看他:“我看陛下不像演的,方才在分神想什么?”
姬安好笑:“你还留意到我了啊。我就畅想了下图国和卜察再打仗的未来。”
一边说,他一边起身,又道:“往下就辛苦大司马接待卜察使团了,请你吃顿午饭,走吧。”
上官钧跟着站起,与姬安一同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