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春色烧骨琉西 > 12第 12 章(第2页)

12第 12 章(第2页)

比如刘大人将清净门一案的卷宗上呈后,皇帝暗诏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里的数位高官夜谈。

一轮清洗之后,彻底拔除了扎根在玉京里的邪派官员。

论功行赏时,谢大人还嫌不够,在一众谢恩的声音中突兀道:“上回在皇上的御书房见的那枚方砚实在昼夜难忘,不知微臣可否以功换之?”

皇帝御书房里出现的砚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哪里记得是哪一块方砚,又不好直接问他是哪一块。

李太监通泰精明,先出言道:“是那块嵌蚌池松花石方砚吧?皇上还跟咱家提过,谢大人当时是看得双目发亮,就等着寻一个合适的机会送给您呐。”

谢庭钰笑:“正是。”

皇帝正高兴,一扬手又叫他再挑几件凑足文房四宝,一齐拿回府去。

事后谢庭钰送了五十两黄金给李太监,还恰如其分地找了一个“七月流火,公公记得添衣”的理由。

这番举止,一众官员没见过,对此颇有微词。

骂他行贿又不至于,思来想去,给他按了一个“好大喜功”的恶名,一连参了他好几本。

皇帝看完,一笑置之。

虽说他拢共就这样做了三回,且要的都是一些小玩意儿,但这行径让许多想效仿又不敢的官员怀恨在心,想查他贪污受贿又一点证据都翻不到,只好天天在背地里讥讽他这寒门出身的就是好功贪赏。

行宫秋宴这日,赵英祯得了一件山水玻璃炕屏。

席间有人故意笑道:“三皇子还是快些收好罢。要是让那位好功贪赏的大人见了,只怕是要来讨赏了。”

倒是巧,对方说这话的时候,循例巡逻的谢庭钰从后头走了过来,接话道:“微臣谢过三皇子的美意。”

那言行,就差伸手直接拿走了。

赵英祯大笑:“行,给你就是了。”

他招手让人收起来送去谢庭钰的厢房。

挑拨离间的人瞬间遮起脸,快步离开。

赵英祯抓住要去巡逻的谢庭钰,同他说:“既收了我的礼,就得承我的情。”

谢庭钰垂眼瞧见他递来的请柬,拿来一看,是兵部尚书的寿宴请柬。

极少参加宴会的谢大人,皱眉“啧”了一声。“那屏风还你行不行?”

赵英祯:“不行。”

正是寿宴那日,谢庭钰随赵英祯一同去到兵部尚书府上贺寿。

尚书大人见了谢庭钰,大笑三声,而后对赵英祯说:“认输认输。还是三皇子有本事,真能将谢大人这位稀客请来,我先饮三杯!”

就是在这场宴会上,谢庭钰与定国公外孙女宋元仪,有了交集。

*

幽竹轩今日有人宴客。

宋元仪望着眼前的酸枝木百蝶图薄纱屏,紧张地问身旁的侍女墨梅:“谢大人真是请到了?”

墨梅:“是。请了好几回,还是我说不还这个情,小姐睡都不安稳,又恰好约的这日谢大人休沐,这才同意来。”

宋元仪稍稍放松了一点,眉眼含笑:“那就好。”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前边的仆役传来声音:“大人这边请。”

扶栏下的湖面倒影着一个身姿挺拔的郎君,正朝她所在的幽亭处走来。

他今日穿着一件缃色窄袖襕衫,在满映碧竹的湖面中,那一抹移动的金黄色,恰是叠翠流金。

“宋小姐。”

宋元仪连忙站起来,朝着纱屏对后面的谢庭钰礼貌行礼:“谢大人。”

二人隔屏坐下。

墨梅吩咐下面的人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美酒糕果。

宋元仪之所以宴请谢庭钰,是因为上回在兵部尚书府上吃宴时,有一家公子喝多了耍酒疯,下人们不敢太拘着他,被他冲出来直直往她身上扑。

幸好谢庭钰出现及时,将对方的手脚用勒帛捆了起来,免了她被扑倒摔进湖里的难堪窘迫。

宋元仪坚持派人请他,也是因为担心他日后会以“还情”的缘由,叫她做一些令她不喜的事情,不如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找机会还掉这个恩情。

宋元仪今年十七,原是儋州巡盐御史家的女儿,十二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带着一个嬷嬷和两个丫鬟前来玉京投奔祖父——定国公。

她十五岁就以“春夏秋冬”各一首组成的《四季乐辞》,名满玉京。

谢庭钰闻“才女”佳名已久,正好借着这次宴请,与她隔屏畅聊了一番。

恍惚已是日暮时分。坛中美酒已然饮尽。

凉爽的秋风将翠绿的竹叶片片吹落轩亭里。

谢庭钰清楚宋元仪今日请自己来的主因是什么,捻起落在长桌上的一片竹叶,温声问道:“宋小姐可愿相见?”

隔着屏风这朦朦胧胧的薄纱,宋元仪能隐约看见表情真挚的谢庭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