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是跟着那群黑白相间的海洋精灵,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中肆意遨游,与最亲近的家人们嬉戏玩耍、狩猎进食,单纯地享受着生命的乐趣。
低沉而充满磁性的旁白声响起,他只听了两句就差点从座椅上蹦起来。
那竟然是成知远的声音!
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听错了,或许只是声线相似而已。成知远的嗓音确实好听、音频独特,即便去当配音演员也是绰绰有余能够胜任。
但他应该不会真的跑去当配音演员。两个人怎么也是认识好几年了,他从未听说成知远还有配音方面的兴趣爱好。
可是接下来,叶北游越听越觉得那就是成知远的声音。朝夕相处同居了两年,自己怎么也不可能认错。
他实在有点坐不住了,导致看电影都有些走神,不得不掏出手机仔细查看影片的介绍详情。他本来就坐在最边上的座位,将手机屏幕调至最暗就不会影响到别人。
影片的介绍页面没有旁白配音者的照片,只写了一个名字“griffincheng”。
叶北游立刻明白这个配音就是成知远。随后他在影片的制作出品方名单里看到了潜水装备制造商“海神”、以及远洋集团旗下的娱乐传媒公司的名字。
收起手机,叶北游感到心情复杂,有点责怪自己买票之前为什么没能好好看清楚影片的基本信息。
但是看到大银幕上生动的海洋画面和出色的拍摄品质,他又觉得如果只是为了成知远而错过这部影片,未免又很可惜。
在令人怀念的磁性嗓音中,叶北游难以避免地再度恍惚起来。
曾经自己跟成知远说起过,很想拍摄有关海洋的纪录片。国内电影市场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他觉得如果拍得好看是会吸引原本就对纪录片感兴趣的观众,未必一定会亏钱。
成知远淡淡地问他想拍什么题材,他想起曾经两人一起追过的虎鲸,立刻回答:“虎鲸!我想拍一部单纯以虎鲸做主角的片子,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的虎鲸是多美好灵动,唤醒更多人抵制鲸豚表演的意识。”
学会潜水之后,很多潜水员自然而然地会成为动物表演的抵制者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志愿者。因为真切地看到了生命在自然状态下的美好,愈发无法容忍人类的圈养和牟利行为。
成知远当时也没多说什么,保持着浅浅的笑容听他絮絮叨叨讲了很多构想,最后说了句“以后应该能有机会”。
过了几天冷静下来,叶北游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了。拍摄海洋纪录片需要专业的团队和漫长的拍摄周期,绝不是自己学会潜水就能做到的。
而拍摄这种野外纪录片更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拍完之后卖给电视台或流媒体公司,能够在院线上映的并不多。
他确实没想到几年之后,自己竟然能坐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由成知远参与配音的海洋纪录片。
片子拍得非常好,无论是画面质量、素材选取、还是故事编排,甚至旁白词的撰写,都有可圈可点的精彩之处,能看出制作团队非常用心在做这部片子。
更加令叶北游惊讶的是,纪录片先是介绍拍摄主体的虎鲸家族的日常生活,在影片过半之后竟然分出了一条平行故事线,将镜头切换到国内某大型水族馆。
这间水族馆的事在一年多之前曾经上过网络热搜,起因是网友发现水族馆圈养起来用于表演的虎鲸出现了自残行为,将拍摄画面曝光,引起了一阵关于动物表演是否应该被废除和禁止的讨论。
热度散去之后,自残虎鲸的后续动向仍然有人持续关心。叶北游记得自己也看到过后续报道,据说水族馆已经宣布闭馆重建,将所有的馆内动物移交给了动物保护组织。
之后就没有后续的报道了。网络时代,社会大众对于热点的关注时长不会比金鱼的记忆长久太多。
而在《虎鲸家族》这部电影中,完整记录了水族馆的一头虎鲸和三头海豚被解救、放归大海的整个过程。
几个潜水员耐心地花费时间与虎鲸和海豚们重新建立了信任关系。叶北游更惊讶地看到自己的教练于帆也出现在电影中。
鲸豚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动物保护组织通过国际合作,将虎鲸和海豚们运到远在挪威的一处海洋自然保护区,在半开放的环境中让它们慢慢地重新适应海洋。
成知远磁性的嗓音透露出一丝似有似无的悲悯,告诉观众,虎鲸和海豚将由动物专家密切观察,但它们已经离开海洋太久,并且找不到自己原本的族群,余生最好的结果也只是留在海洋保护区,不可能像其他同类一样遨游四海。
电影画面通过平行剪辑,向观众交替展示海洋中的虎鲸家族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被解救的鲸豚逐渐恢复的天性,最后在一片浩瀚美丽的珊瑚海中结束了整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