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陈皮白术(土炒)木香桑白皮(炒)麦冬(去心)赤茯苓泽泻木瓜大腹皮缩砂仁槟榔
取灯心草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煎熬,煎好后服用药汤。
(方歌)和解茯苓导水汤,紫苏陈皮术木香,桑皮麦冬赤苓泽,木瓜大腹缩槟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葶丸(方剂见“痰饮喘急”相关内容)。
舟车神佑丸
甘遂芫花大戟(各一两,俱醋炒)大黄(二两)黑牵牛(四两,头末)青皮(炒)陈皮木香槟榔(各五钱)轻粉(一钱)
把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用水制成药丸,药丸大小如花椒籽。小儿每次服用二到三丸,年龄稍大的孩子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根据具体情况酌量服用,用白开水送服。
阳水
阳水之症,患儿身体热,脉象沉且数,小便色赤且艰涩,大便干结难下。若热邪强盛、烦躁口渴,宜用浚川散;若湿邪强盛、腹部胀满,宜用神佑丸。根据患儿年龄大小斟酌用药剂量,灵活应对,不可偏执一端。
【注释】阳水这种病症,是小儿体内湿热郁积,水道被堵塞,邪气向外攻冲肌表,从而导致体表水肿、体内胀满,还伴有热、口渴、心烦,小便短少色赤,大便秘结。治疗原则应是迅泄水,不可稍有迟缓。对于热邪强盛而烦躁口渴的患儿,用大圣浚川散攻下;对于湿邪强盛而腹部胀满的患儿,用舟车神佑丸攻下。必须根据患儿年龄大小,结合病情轻重,合理用药。不可固执地采用单一方法,用药过于峻猛,否则只会损伤患儿正气。
大圣浚川散
川大黄(煨)牵牛(取头末)郁李仁(各一两)木香(三钱)芒硝(三钱)甘遂(五分)
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用姜汤来调和药末后服用,具体用量要根据孩子年龄大小来确定。
舟车神佑丸(方剂见“风湿肿”相关内容)。
阴水
阴水患者大小便通畅,且无烦热症状,需服用实脾饮、肾气丸。若服用温补药物都不见效,就要攻补兼施,病才能痊愈。
【注释】阴水病症,是由于脾肾虚弱导致。脾脏虚弱无法制约水液,肾脏虚弱不能主持水液代谢,使得水液向外泛滥引起水肿,在体内停聚造成胀满。如果患者大小便正常,身体不热,内心不烦躁,适宜使用实脾散、《金匮》肾气丸治疗。要是服用温补类药物却没有效果,这表明虚证中夹杂着实证。想要用攻下的方剂,又担心小儿身体承受不住;但如果不攻邪,又不能坐视病情展。所以必须攻补兼施,比如一次补药一次攻药,或三次补药一次攻药,甚至九次补药一次攻药。仔细观察病情进展,等待有合适的时机进行攻邪,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药物的作用与患者元气相适应,这样才能驱逐邪气而不损伤正气。此外,患者必须在一百天内忌食盐和酱类食物,治疗才可能成功。
实脾散
草果仁(研)大腹皮木瓜木香(研)厚朴(姜炒)干姜附子(制)白术(土炒)茯苓甘草(炙)
以两枚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药汤。
(方歌)实脾散治阴水肿,草果大腹木瓜香,厚朴姜附术苓草,虚者仍兼肾气方。
《金匮》肾气丸
熟地黄(一两)山药(八钱,炒)山茱萸(八钱)牡丹皮(五钱)茯苓(一两)泽泻(五钱)肉桂(五钱)淡附子(五钱)车前子(五钱)牛膝(八钱)
把上述药材都研磨成细粉末,接着用炼制好的蜂蜜制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一钱半,用白开水送服。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