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喘急
风寒侵袭肺脏,会导致气喘急促。若体表热且无汗,宜用华盖方;若肺脏本虚又受外邪侵犯,可用紫苏饮;若无外邪,仅气逆所致的气喘,则用降气汤。
【注释】肺主宰皮毛,一旦受到风寒侵袭,就会使肺气在体内闭郁,导致气逆而不能下降,呼吸急促,从而引气喘。若出现热且无汗的症状,适宜用华盖散,通过汗来驱散风寒。如果肺气本来就虚弱,又受到外界风寒的侵袭,适宜用紫苏饮子,既能补肺气又能驱散风寒。若肺脏虚弱,体表没有受到风寒侵袭,体内也没有痰涎壅塞,只是气逆导致气喘急促,就用加减苏子降气汤,使上逆之气下降,气喘自然就会痊愈。治疗时医生应该仔细分辨。
华盖散(方剂见“风寒咳嗽”相关内容)。
紫苏饮子
苏叶杏仁(炒,去皮尖)桑皮(炒)陈皮青皮(醋炒)半夏(姜制)人参五味子甘草(生)麻黄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放入水中煎煮,煎好后服用药汤。
(方歌)气虚又被风寒伤,紫苏饮子最相当,苏叶杏桑陈青半,人参五味草麻黄。
苏子降气汤
苏子(炒)当归陈皮半夏(姜制)甘草(生)前胡厚朴(姜制)桂心沉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生姜和红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气逆喘用降气汤,肺虚无邪服最良,苏子当归陈半草,前胡厚朴桂沉香。
痰饮喘急
因痰饮壅塞气机、气逆而致气喘。针对痰饮所致气喘,可选用苏葶滚痰丸。若因水饮停聚引气喘急促、无法安卧,则应用苏葶丸来泻饮降逆。
【注释】小儿因痰饮出现气喘,是因痰液壅塞导致气逆。若气喘声如潮涌、似拉锯,需赶紧攻逐壅塞的痰液,以苏葶滚痰丸主治。若因水饮停聚致使气喘急促、不能平卧,就应泻饮降逆,用苏葶丸治疗。医生必须区分情况进行治疗,这样才能精准契合病情。
苏葶滚痰丸(方剂见“食积咳嗽”相关内容)。
苏葶丸
南苏子(炒)苦葶苈子(各等分。微炒)
上为细末,蒸枣肉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姜汤下。
马脾风
有一种突然作的气喘被称作马脾风,作时胸部高起、胀满,两侧胁部像出现凹陷的坑,鼻孔扇动,患儿神情烦闷、意识混乱,此时服用五虎汤和一捻金,效果最为灵验。
【注释】马脾风,是民间流传的叫法,其实就是突然作的气喘。这是因为寒邪侵入肺俞穴,寒邪转化为热邪,闭阻在肺经,所以会出现胸部高起、气息急促、肺部胀满、气喘,两胁随着呼吸扇动并凹陷成坑,鼻孔张大,患儿精神烦闷、神志错乱。刚现这种情况要赶紧服用五虎汤,接着用一捻金泻下,倘若气机通畅,气喘自然就会停止。
如果出生百天以内的婴儿出现这种情况,大多难以救治。
五虎汤
麻黄(蜜炒)杏仁(炒,去皮尖)甘草(生)白石膏(研为末)细茶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在临服用时,用药汤冲服石膏粉。
(方歌)五虎汤治马脾风,麻黄蜜炒杏仁从,甘草石膏细茶叶,煎服之后喘自宁。
一捻金(方剂见“不大便”相关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