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来街道捐款捐物的人,都是老百姓当中真心拥护组织的,
何雨柱自然对他们抱有好感,
见刘大娘说自己上过小日子的学校,他也没生气,
因为这是抹不掉的事实,
“刘大娘,我42年才开始上学,就在小日子的学校学了两年,
早忘了小日子的话该怎么说了,
再说,咱们沦陷区那几年凡是上过学的,谁不是在小日子的学校上的,
全国这么多人,你管得过来么?”
见何雨柱直接把沦陷区那几年读过书、识过字的都扯出来了,刘大娘有些尴尬的摆了摆手,
“大娘不是那个意思,就是问问,就问问。”
刚说完,向晓燕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哟,这么热闹,
柱子你们在说什么呢,怎么感觉大娘还有些不好意思啊。”
何雨柱放下手中的毛笔,给向晓燕让位置,
“也没什么,大娘觉得我字写得好,就和我说起了小日子的奴化教育,不是什么大事。”
当过兵、又在街道办工作了两年,向晓燕相当的有觉悟,
见他们说的是这个事情,
就知道这位刘大娘多半没憋什么好屁,估计是在质疑何雨柱来街道办上班的资格,
“哦,
你们说这个啊,这有什么,
咱们东大经济好、教育好的地方基本都是沿海沿江的沦陷区,
政务院要是忌讳这个,
全国得有一大半读书识字的人才不能用,
更不用说东北、北平、津门、淞沪那些工厂里的高级工人,谁没在小日子的工厂做过工,
难不成都不要啊,
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上面的领导可不会做这种自废武功的事情。”
向晓燕一边说,一边绕过办公桌坐了下来,跟着就看到了何雨柱写的那些字,
然后就眼前一亮,毫不吝啬的开口夸奖,
“可以啊柱子,
你这笔字儿真不赖,你要不说你高小毕业,我还以为你初中生呢。”
何雨柱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太谦虚,得显得非常自信才行,
不然搞不好就会被别人认为是心虚,
“我也觉得我写得不错,
估计是天赋好,学着学着就写成这样了,也没特别练。”
向晓燕果然没怀疑,很自然的点了点头,
“那你的天赋确实不错,
我当年在部队扫盲的时候,写字写得我直挠头,烦得要死。”
何雨柱并不意外向晓燕是在部队学的文化,
古往今来,军队永远都是当世最大的识字群体,不然这个年代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军转干部,
也就是东大后来普及了义务教育,才改变这一状况。
没多久,食堂开始放饭,
兄妹俩端着饭盒站在院子里一边吃饭、一边和其他人交流上午的工作情况,
刚说了没几句,李迎军就端着饭盒走了过来,
“怎么样柱子,第一天上班,还适应吧,
雨水呢,哭没哭鼻子。”
听到李迎军问自己有没有哭鼻子,刚刚咽下窝头的何雨水立马不服气的反驳,
“主任哥哥,主任哥哥,我今天没哭鼻子,
我跟着哥哥一起上班,认识了好多小伙伴呢,可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