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醉酒花间 > 90100(第6页)

90100(第6页)

两个温润君子商量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温润,旁边,谨小慎微的毛玠毛先生想的事情也丝毫不谨小慎微。

此番涉及到的世家比上次更多更广,不光颍川本地世族参与其中,豫州其他郡国的世家也不清白。

毛玠两眼放空看似神游天外,实际上大脑却在飞速运转估算这次有多少田产财物能充公。

某县城外几百顷水田是谁家私有,某城城内大片房宅乃谁家所建,某郡某氏明面上多少财产实际上多少家底……

可惜贾校尉被他们将军带去了京城,不然这活儿让贾校尉来更合适。

郭嘉还在碎碎念,“怎么想的呢?到底怎么想的呢?”

不是他看不起那些搞事儿的家伙,而是颍川身为四战之地乱了那么多年还没让他们看清形势真的没法让他瞧得上。

《孙子兵法》有言: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所谓慈不掌兵,他们家小将军哪哪儿都好,就是年纪太小过的太顺风顺水狠不下心。

先前在密县避难的时候如此,去了趟并州手段强硬了些,但是离心狠手辣还远得很。

他们家小将军已经很心软,要是真的心狠手辣那些家伙根本没有第二次搞事的机会。留下他们的性命家产还要被骂滥杀无辜,有本事站出来说说被押上刑场的哪个无辜。

全颍川最心软的荀小将军被他们当大老虎调走,殊不知留下来的这些各个都比荀小将军狠得下心。

既然都不识好歹,那就只能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

……

一夕之间风云变幻,颍川几乎易主,朝堂也是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王允下令让前来支援的颍川兵马到孟津直面来犯敌军,荀晔以京师更加重要为由拒绝前去孟津。主将不发话,麾下将领自然无人敢动。

有人觉得王司徒欺人太甚,也有人觉得荀小将军不服管教,怎么想的都有,不过从来没人敢在明面上谈论这些。

朝堂的气氛比于夫罗要打过来的时候还紧张,两边当事人稳如泰山的对峙,看的旁边的小皇帝急的跟什么似的。

到底谁占上风啊?有没有人能说句话?

小皇帝不敢再因为这事打扰他们家太傅,也不好特意招小将军进宫为他解惑,天天睁开眼睛就是派小黄门去打听两边有没有打起来,简直比董卓在京城的时候还要刺激。

意料之外,京城的荀小将军和王司徒没有打起来,颍川先打起来了。

小皇帝:???

小皇帝:!!!

救命!又有刁臣要害他们家小将军!

小皇帝惊慌不已,然而还没等他慌多久,孟津又传来消息:并州派来的援军把进犯京师的于夫罗打的落花流水,援军主将麹义麹文泰已经带着俘虏于夫罗、张扬等人进京复命。

小黄门面带喜色,“陛下,听说那位麹将军英武非常,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那于夫罗的大军冲的七零八落。”

两边都是精锐骑兵,可惜麹将军要带上首恶进京复命让于夫罗的部下逃了不少,不然肯定能剿灭更多无法无天的恶徒。

与此同时,留守颍阴的荀彧也开始了反击。

王允料定颍川没有兵力镇压世家的集体反扑,荀晔小儿得罪的是所有世家,别看那些世家大族平时明哲保身好像有点动乱就元气大伤,真要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光他们的部曲就能让城里的官兵变成摆设。

并州和颍川隔着司隶,远水解不了近渴,荀氏的残余势力被彻底赶出颍川后再想回来可没那么容易。

果不其然,袁术的军队在颍川犹入无人之境,荀晔小儿不肯去孟津又能如何?就算得到消息也来不及救援。

然而王司徒脸上的笑容只维持了一会儿,送到他府上的好消息只有一件,之后便是接连不断的噩耗。

吕布在颍川!吕布竟然在颍川!

第94章带朕一起走

*

强龙不压地头蛇,要治理地方就必须和地方豪族大户搞好关系,不然要推行什么政策都会寸步难行。

这是全天下公认的道理,历来官员治理地方也都是这么做的。

一力降十会是个好法子,但手段太过强硬容易两败俱伤。朝廷和豪族大户经得起折腾百姓经不起,为了百姓能安稳过日子大部分情况下地方官只能怎么稳妥怎么来。

前提:那时在太平盛世,百姓在官府不折腾的时候能安稳的过太平日子。

这年头就算官府不折腾百姓也过不安稳,上头打不打对百姓而言完全没区别。既然上头打不打对百姓而言没有区别,那么究竟哪边占上风就看谁拳头大了。

如果地头蛇真的能齐心协力和官员作对,地方主官的确拿他们没办法。可惜齐心协力是不可能的,各大家族就算抱团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顺风时能气势汹汹一拥而上,逆风时立刻就会审时度势做鸟兽散。

世家大族最擅长权衡利弊,情况不对他们就撤。平步青云的前提是保住性命,要是连小命儿都保不住还谈什么飞黄腾达?

识时务者为俊杰,干不过就服软不丢人。

荀晔稳如泰山的留在京城看热闹,不动脑子都知道闹事儿的那些家伙是怎么想的。

——再一再二不再三,他们才闹到第二次,荀氏要脸,不可能这个时候就对他们赶尽杀绝。

切,袁术给他们的自信吗?

不好使,别家的规矩在他们家不好使,他们家的规矩是闹到第二次就能斩尽杀绝。

之前欺负他年纪小不懂事也就算了,现在他们家文若叔也在颍川,真当他们家的人看上去温文尔雅就没有脾气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荀小将军看热闹看的开心,在心里嘲笑完豫州那些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要找事儿的地头蛇继续嘲笑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王司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