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祈绵进入无菌仓的第52天,也是他骨髓移植成功后的第36天。
他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连续几天达到了合格标准。
随着骨髓巨核细胞功能恢复,近一个星期陆祈绵都没有输过血。
核心生命指标达到可以出仓的标准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感染防疫,以及移植特异性评估与基础功能测试。
陆祈绵只记得自己做了很多检查,他特别紧张,很怕这些“生存指标”检查没有通过,而继续待在这里面。
沈檐修面上不显,柔声安慰着陆祈绵别紧张,实际上他自己手心都出汗了。
嵌合体分析,GVHD评估,肝静脉超声,微生物检测,影像学筛查,腹部超声,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
一项接一项地检查,全部都符合标准。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沈檐修长舒一口气。
他亲手为陆祈绵撕下无菌仓门上的红色警标。
《移植后心理康复指南》上写着,研究表明:主动跨出第一步的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依从性提高近一半。
于是他冷静停下,没有进一步动作,他只是对陆祈绵说:
“绵绵,我在这等你,你自己推门出来吧。”
沈檐修的声音传来时,坐在轮椅上的陆祈绵,心跳都漏了一拍,这段日子他多数时候都躺在病床上。
他太想见到沈檐修了,急促而费力地撑着扶手站起身,病号服宽大的袖管下,他腕骨凸出得令人心惊。
舱门推开的瞬间,陆祈绵便因为腿软而站不住,但下一秒便落入一个温暖温柔的怀里。
眼泪瞬间就止不住了,陆祈绵喜极而泣,手指攥着沈檐修的衣服,迟迟不肯松开。
其实这个阶段,感染风险依旧很高,家属跟患者是不能有过多接触的。
沈檐修特别小心,特意洗过澡,穿的衣服也经过高温熨烫与消毒,甚至还戴了医用的无菌手套。
怀里的陆祈绵瘦得几乎皮包骨,他轻抚陆祈绵后背的动作都不敢太用力,生怕陆祈绵承受不住。
“我好想你……”陆祈绵呜咽出声,单薄的肩膀在病号服下剧烈颤抖。
这个克制到极致的拥抱里,沈檐修掌心的温度透过衣物传来。
陆祈绵发现沈檐修也在颤抖。
出舱后,陆祈绵仍需住院。
顺利的话,也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陆祈绵不止每天要抽血监测,还要做一些排查,以及行走训练跟出院前的生存训练。
因为出舱时的亲密接触,医生事后严肃告诉陆祈绵跟沈檐修,他们现在不能有任何的皮肤接触。
沈檐修要跟陆祈绵保持至少一米五的安全距离,期间要戴口罩,戴无菌手套,拿任何东西给陆祈绵都要经过三次以上的酒精湿巾消毒。
每天的接触时间,不能大于三分钟。
陆祈绵听后耳朵都耷拉下来了,任性地像个孩子般问:“为什么?”
这些知识,沈檐修早就学习了,他冷静答应。
陆祈绵又住回了之前的病房里。
他几乎没怎么活动,此刻却因为疲惫而有些头晕目眩。
躺回病床后,沈檐修按照医生的要求,坐在距离病床一米五外的椅子上。
陆祈绵有些受不了这种所谓的安全距离,他对沈檐修的依赖程度很大,执拗地提议让沈檐修近一点。
沈檐修哄了他几句,说现在不行,甚至还搬出一些专业统计后的感染数据告诉他。
陆祈绵明显失落,眼眶瞬间又红了。
沈檐修舍不得用医生那套,严厉告诉陆祈绵如果感染,他将再次进入无菌仓。
他遭了太多罪,沈檐修舍不得。
他怕吓着陆祈绵,只能耐心安抚。
可惜效果不大,陆祈绵陷入沉默,医院送来的高压灭菌餐也因为情绪不佳,迟迟不肯吃。
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像一声悠长的叹息。
沈檐修妥协道:“我去洗澡换衣服,待会儿出来可以牵一下手。”
陆祈绵眼眸亮了又暗,声音弱弱道:“不是不让亲密接触吗?”
“只有一下。”沈檐修有些无奈,语气里满是心疼跟宠溺。
“但我出来时,你得把无菌餐吃完。”
“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但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健康,为了我们的未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