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你也别忧心,如今总归已是正经官身。更何况,你又是被斐先生教养长大的,纵使如今阴差阳错成了淮安王的儿子,在外人眼中,未必就归属在淮安王府的阵营里。”黛玉叹息,见林言眼下发青,知道他这些日子也睡不安稳。林言不说话,她便继续按着自己的想法剖析,然而说着说着,林言的眼睛却愈发亮起。
“淮安王,他这样祖上军功赫赫,此辈却平庸的王爷正是选边站的时候——如今太上皇势大,陛下身子又不好,膝下有几个皇子,他怕要有皇太孙,还是跟着太上皇颜面走。如今顺水推舟认下我,倒是不必把别的路堵死过去。”
“毕竟我是被父亲在流民中捡回来的,这个身份实在有太多可以说。”林言的整张脸都焕发出新的光彩,困扰他许久的心事如今就这样轻易化解——为着跟太上皇争锋,皇上先拉拢武将提拔秦家,为此不惜叫淮安王府主动交权。
龙位自古系着天命,忠君几乎刻在天下读书人的骨子里。
可这不代表皇上就可以明目张胆地重武轻文。
——文人多心,有什么比一个流落在外却高中状元的宗室子更能安抚文人?
更何况抚养他长大的是清流之家的林如海。
黛玉听他说着,自己亦觉得如此。见林言放下一段心事,脸上又扬起笑容,不自觉也目光柔和下去。
但她紧接下来的话却叫林言皱起眉。
“过几天,我还要往大观园去。”黛玉没有给林言发问的机会,杯中茶液苦涩,她微微吹气,兀自道:“二舅舅生辰要到了,斐夫人许的愿望又要大成,我总不能一直躲着不过去。”
耳边连呼吸声都止下,黛玉没有看林言,她知道林言一定不会继续阻止。
他们太过了解彼此。
就好像黛玉瞬间便知道林言不是为了‘认祖归宗’一样,林言也明白,黛玉已经有她自己的决断,不可轻易扭转。
耳边呼隆隆似有风起,林言不自觉一悚,莫名想起旧日梦境中那招魂幡一样的红绢。
“起风了,你回去的时候,记得再加一件外袍。”黛玉好像也听到这个声音,她扭过头,启开原本闭合的窗户。
可庭院里枝叶静止,从来无风。
第95章
终归家认祖归宗
香糕软,衬得苦茶甜。林、秦两个各自有了事业,独留陈谦时一个做那闲人在野。他倒也没什么嫉妒的心,自己到了茶馆,听一段说书故事还乐得自在。
此时陈府里也忙乱,他自己出来躲清净,身边只跟着个使唤惯了的小子。于是便也不拘束什么,坐在大堂一角,静静看着茶楼之外。
晨雾未隐,却有歌来。
这会说书的先生正在歇嗓,听到声音,连个眼皮都懒得抬,只依旧垂头擦着那三弦琴。
陈谦时却把这声音听进去,看着那迷雾后面一撇一拐的影子,竟站起身追出来。
“爷儿,您做什么去?”随身的小子一怔,赶忙跟在陈谦时身后。陈谦时却不知怎么,不答话,出了门只左右查看。
那歌声依旧响在耳边。
“何人乱我心
终日看书真我浊,
须臾揽辔知君空,
懒寄爹娘一封书。
何人乱我心
里闾初识子虚公,
十四五载奇妙夜,
时论何需动师容。
何人乱我心
江山随处埋诗冢,
终归我
不知陇上春几何。”
听清楚唱词,陈谦时又是一怔。‘何人乱我心’的调子他听过,秦向涛说的,连那一句‘江山’都对上了。
他当时见到的也是这个人么?
眼前正迷乱,冷不防的,肩膀处被人一拍。陈谦时受到惊吓,后撤几步,正看到一个道士模样的人笑嘻嘻看过来。
“你——”见着本尊容颜,陈谦时却有些惊疑不定似的。上下打量着,那道人也不恼,仍旧一撇一拐朝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