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红楼不二臣游渔 > 第16章(第2页)

第16章(第2页)

母女俩说些体己话,薛姨妈拿过宝钗叠好的帕子,轻轻按一下眼角,道:“你这几日才好些,总闷着,我也怕你难受。你林妹妹倒来看你,也是你二人投缘,心里烦了,便找人说说话去。”

“不过是病了,心里想的多些,妈别担心我。”宝钗望一眼茶杯里的残茶,沉起沉浮,如世态繁杂——这世上谁没有二两苦难,说的多了无用,也不过徒增一段谈资罢了。

就跟前儿似的,风言风语起来,说怨不得那二位是姊弟俩。宝钗晓得是出了什么‘厉害事’,她心中有些羡慕,想着自己是万不能这样的。

“哥哥上哪儿去了?”

“你哥哥是栓不上笼头的骡马,我哪里管得到他。”薛姨妈说起这个,心里又气又焦,按了眉心,只道:“情好咱们娘俩还能商量着,若只他一个,我——”

宝钗静静听着,暗暗的紫色又笼罩了她的妈妈。宝钗心里奇怪,原来这样的光不是投照在霁红的幔子产生的,只是很稀奇的,天然般存在着。

“宝丫头,你累着啦?”薛姨妈又絮絮说一会子话,没听见女儿答她。扭头看见宝钗怔怔望着半杯残茶,以为她仍是身子倦怠,赶忙催着她喝些热的,早早躺下。

脏腑暖着,被子里反而发冷。宝钗侧头看着外面飘忽的影子,竟一时分不清那是落叶还是云遮月造就的暗崖。

正是在黛玉进屋的时候,雨滴砸下。这时节少见这样短促的暴雨,紫鹃收好衣服,望着外面一堵墙似的雨幕,庆幸道:“幸好咱们回的快。”

“你叫人走快些,给方才那个小丫头换一把打伞。”黛玉此时刚解了褂子,听见紫鹃这句感慨,便

也探出脸儿来看。

“唉,这就去。”紫鹃笑笑,嘱咐人做事。自己上去给黛玉解了头发,刚解了一根辫子,就见黛玉按住她的手,道:“这儿我自己来。”

“言哥儿的心意,瞧见姑娘收好了,常戴着,只怕又要买上几十只回来。”

“呸。”黛玉脸一红,将那金红的珠花收好——端端正正摆在中间,左边不搭,右边不搭,自成一家,偏偏得主人爱护,于是红着金着,更加得意了。

哪儿有人见她穿一双掐金的红靴子就以为偏好这个啦?料子好,颜色好,用了心意,这才更气竟然和哪个都不是最搭。

黛玉想着林言怎么和他的那两个好朋友抓耳挠腮地挑选,又或许还虚心请教前任行家,几番对比挑出这样一个,揣在斐府一个月,巴巴带回来给她。

唉,只气这珠花不识趣,再怎么也说不到送的人身上。

黛玉抬起手,将珠花摆的更端正了。

一阵风溜进来,紫鹃赶忙去关紧门扉。黛玉身子抖了一下,不禁道:“眼瞅着竟要入冬了。”

“是啊,再过去几日,就是冬天了。”紫鹃在给黛玉梳头发,篦子一节一节在黛玉发间理着,带来一阵酥麻。黛玉摸摸自己的手臂,那里还没褪去方才的一股寒凉。

这个冬天过去,佛奴就整满九岁了。

这个念头猛然在她心里电了一下,继而便是雨,和外面一样的雨,越下越大,渐渐就累作一堵墙,上面提着字,竟是告诉她好些年都过去了。

黛玉默默算着,心想,是这样久的。他们五六岁时就来了外祖家,如今。。。。。。

原来竟已经过去这样久。

手指无意识点着,黛玉想起林言每月长留斐府,一月只有几次能见她。可她怎么不觉得生疏呢?她就是不觉得生疏——只是自己有了什么送过去,他得了什么,也时常记得带给她。

但谁也不差那点子东西,只是惦记着,惦记着,心里念着,距离就没那么远了。

黛玉换身衣服,躺在床上的时候还在想这件事——等到佛奴生辰,她要琢磨个有趣的东西给他。

雨还在下。

斐府书房的灯光仍然亮着,只是不是斐自山的小小居室,而是斐茂的书房——他父亲决心做家中的隐士,这大的书房便也舍了给他。这会并不独他一人,他的儿子斐宁也在,正读着手里的几份文章。

这儿的书也是斐自山的风格高高摞着,一直到顶板上。斐茂自己已经很多年不看这些,他的儿子且不常用这个书房。灯烛明灭,耸立着的书山将影子压在他们身上。

“难怪祖父喜欢他,换做是我,也一样觉得有望。”斐宁和他父亲是一脉的长相,据说随了早逝的斐老夫人,都是极端正慈和的面相。他也没有辜负这份血缘里的盼望,天生一副不计较的心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