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同年龄的人都喜欢看点杂志,江辞卿有次听江经和提起,在这些杂志上面刊登的文章都是能够得到稿费的。
当时年纪小,对钱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只觉是个好东西。
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江辞卿不止一次劝晁轲去投稿,都被回绝了,“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写那么多字太麻烦。”
此事便不了了之。
“打发时间,去了美国之后感觉每天都过得很慢,国外的学习环境不比国内,学生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多。”
“你这打发时间之作不小心就让自己成了个古早大神,够划算的啊。”
晁轲并不在意,“你也不差,艺考成绩第一,还是上了央美。”
“我总不能让你打脸吧。”
晁轲不明其意,回想了片刻才对上号。
原来是高中打架那件事——
“她能考上最好的美院,不能被这件事耽误。”
他当时一头闹热说的豪言壮语,难为她一直记到了现在。
“你为什么会去学室内设计”
为什么呢。
那时候沉听云要养活两个孩子,公司的薪资尽管还算可观,可肩上的担子说小也不小。
何况她的精神状态总是时好时坏,全靠心头一股气撑着。
在当时国外的环境,文学专业学出头赚钱太慢,晁轲深知家里的环境只得放弃。
建筑一直是个吃香的专业,可方向太多。
晁轲有过犹豫,有一天学校安排去当地大学观光,巧合之下他听了半节室内设计的专业课。
那堂课正好说的是地中海建筑。
初中的时候,他和江辞卿拿到了去暑假去日本游学的机会。日程安排上有一个小渔村。
江辞卿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看到当地的地中海装修风格。
蓝色基调的百叶窗,连门都不是方方正正的,成圆拱形,温暖又自由。
“等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家,我一定要装修成这个样子,那样每天回到家就像来到了这里。”
江辞卿吹着海风,随口那么一说。
晁轲却记在了心里。
那一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室内设计。
虽然与初衷背道而驰,但也能找到跟她之间那零星的联系。
晁轲此刻说不出口,回忆终究是灰色的。
“家里缺钱,选了个毕业赚钱快的。”
江辞卿靠在他的肩头,安慰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你说得对。”
-
公司考虑到江辞卿的身体状况,《谋士说》交稿前一个月便给她放了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