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只要在一起,那不管双方是什么身份,都是一个人介入了另一个人的因果。崔瑾日后不也要面对宣姝所在的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但谁让黎淮星是宣姝的侄子,却不是崔瑾的侄子。
他用审视挑剔的态度对待崔瑾,又有什么不对?
崔瑾不是莽撞的人,所以这个问题他早已考虑过,甚至是与宣姝有过交谈。
所以面对黎淮星,让他愣住的,就是那一句“恩将仇报”,随后,他便平和了心情解释这个“误会”,甚至有些感慨,这个侄子还真如宣姝所说,十分将她放在心上。
“我并不喜爱这个‘江湖’。”
“要是海晏河清,能够安居乐业,我又何苦刀口舔血。”
“我虽读书不多,但‘侠以武犯禁’的道理我也是懂的。”
这些年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但不得不说的是,也却是面对过许多身不由己的情形,手下也确实有了人命。
但这主要也是先帝治下、贪官污吏横行所导致的民不聊生。
而今,他也想要过安稳的日子。
黎淮星哼哼了一声,表示“江湖是你想进就进,想退就退的?”
“你当那是你家菜园子呢?”
崔瑾又噎了一下,不得不说,宣姝说她这侄子的每一句,都不是假话,可真的难对付呀!
但每一句,都满含他对宣姝的爱护。
——虽说这种词用在一个小辈对长辈的态度上,有些不妥。那就当他那几年的书,读的不太好吧。
作为崔瑾,他被为难,真的是觉得头疼。但是作为宣姝的爱人,他又为宣姝能有这样爱护她的家人而欣慰。
崔瑾到了嘴边的话,又往下咽了咽,这种事情上,不管他表多大的决心,都是空谈,一切还得看他怎么做。
宣姝的家人有此担心,实属正常。甚至,最开始他不也因为这些忧虑而有心疏离宣姝?
听崔瑾所说宣姝还就此鼓励过他,对两人的未来十分看好且有所计划的黎淮星,顿时很想用脸骂人,毕竟他已经无语了。
哪怕崔瑾一直以“平铺直叙”的语调在说,但是,眼睛里的爱意与得意已经要溢出来了!
作为侄子,黎淮星都跟宣姝相处十几年了,能不知道宣姝有多好吗?
正是因为知道宣姝的好,所以黎淮星不愿惹她伤心,一时还真不好做棒打鸳鸯的大棒——他作为家人,当然也会怕宣姝所托非人怎么办,却也相信宣姝作为一个成年人,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她也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姐。
最后的最后,黎淮星倒是把自己搞的憋憋屈屈,只好将话题转回了正事儿上,通敌的事儿可还得处理呢!
崔瑾送来的线索、渠道,他一个不落的用。
至于要不要认崔瑾做小姨父?
哈,这不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义”,怎么能够掺杂私人感情嗯?
崔瑾:“……”
人类无语的时候,果然是会气笑的。作为大虞朝的人民,崔瑾在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深刻体会过这句话的含义了。
而北狄,比他体会的更深!
大虞朝统治期间,国力有强有弱,北狄扰边也一直是胜败参半——不是没有北狄人想要直入中原,毕竟中原多富裕?
但一来大虞朝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二来也有不少北狄人确实是过不惯中原人农耕桑织的生活,他们毕竟是游牧民族。
所以北狄人也一直不能统一意见,付出极大的代价,去强攻大虞,占有大虞。
不少人觉得,反正大虞就在那里,饿了愣了,那就去抢一波就是。
直到,水泥的出现。
就此,北岚郡的城墙又高又厚,北岚军的武器一再精益求精。北狄的弓箭再不能伤城墙分毫,北狄的勇士也打不过大虞的将士。
他们只能看着大虞朝的百姓的粮仓里,粮食一日多过一日。
北狄甚至因此发生争吵,早知道直接攻占大虞,不好过现在只能在高耸的围墙之外看着吗?
这时,自然也有人为了过上好日子,想方设法与大虞朝的某些人取得联系。
哪怕是两方作战的时候,都不能杜绝一些人之间的联系——当然,这时以通敌卖国者众。
眼下,却是为了吃饱穿暖者为多。
主要也是被大虞的炸药轰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