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终于将要找回女儿,姜峤由衷地为她高兴,朝堂上素来有“笑面虎”之称的丞相娘子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你就放心地去接小阿玉吧。”
接着她又看向邹芙,毫不吝啬地夸赞道:“你徒儿当真有本事,闷声不吭独便完成了连你都未做到的事。怕是过不了多久,你这大周第一高手的位置也要旁落了。”
邹芙未作应答,唇角勾起的浅淡笑意却将心中的骄傲和与有荣焉展露无疑。
姜峤不由轻啧了声,冲姒英嗔道:“陛下你看她,又不理我,跟我嘚瑟呢。”
邹芙瞥了她一眼,姗姗来迟道:“你也别羡慕我,你的徒儿不也要来了。”
是了,博古通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满朝学子皆想拜之为师的姜相,学生的位置也只为一人而留。
当初姒英怀有身孕时,姜峤便许诺会以这个孩子为首徒。这么多年再无心收徒,全因她也意难平着。
“那可不,这几年我都有好好保养,可得为小阿玉留足精力。”姜峤眉宇舒展,话音轻扬。
姒英站在她们二人中间,双手各自搭上她们的一侧肩膀,笑容志得意满:“未来在她们的手中,咱们做好交接便是。”
……
临行前,姒英来到太初宫的门口。
这是一座空宫,原本是大周太子在宫中的居所,姒英幼年时也住过。
与大周上下臣民寻找太子的日复一日相同,太初宫门口亦有人风雨无阻地跪着——正是窃走姒玉的罪魁祸首,前贵君谢氏与淑君萧氏。
姒英年少时很是风流,倾慕她的男子有如过江之鲫,她对合胃口的清白貌美者向来不拒,只是从不留真情。
登基后喜欢上季之蘅,迎取他为正宫皇后,也不影响她继续选秀。
谢氏与萧氏均出自世族,年纪小、懂得讨好姒英,经常联合着钻研细腰与歌舞,姒英忙碌之余倒也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些别样的兴味。
那时恰好刻意冷落季之蘅,姒英索性将还在郎位的谢氏与萧氏直接提至贵君与四君之一。
未料封君当日入夜,身为皇后的季之
蘅身着异族舞衣,在她翻牌子前找她。
望着他头次放下往昔总是拘于身份的内敛与克制,以及带着淡淡哀愁的眼神,姒英忽然失去了对所有牌子的兴趣。
那时怦然而动的心跳告诉她,向来在情场中无往不利、片叶不沾身的她彻底栽了。她爱上他了,也想学学小男子间时兴话本中的痴情客,浪荡子终为一人舍下三千弱水。
但她还是留了些理智,没有遣散后宫,世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没这个必要冒险,季之蘅原本也只想她回一晚椒房殿,得了专宠更是意外之喜,哭得似传闻中的鲛人对月泣珠,哪还有旁的不满足。
一切皆大欢喜,唯有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姒淮不住地叹气,说早知她会专宠季之蘅,当初怎么都不该同意让他入宫。
母皇告诉姒英,她不该低估小男子之间的忮忌之心。
后来血的教训确切地表明,她母皇说的没错。
姒英忙于国政时都是季之蘅陪伴尚在襁褓中的太子,谢氏与萧氏窃走太子,是想以太子在皇后手中失踪为由,让她愤而废后。
她没有废了季之蘅,季之蘅到底还是郁郁而终,谢、萧二人咎由自取,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因多行不义而被她陆续抄没。
所有人都付出了代价,可即使恶人受到惩治,她的阿玉也差一点就彻底回不来了,谢氏与萧氏的罪恶永永远远也无法勾销。
收起回忆,姒英将目光投至跪着的二人身上。
大周对于拐卖一事历来行重罚,受害者失踪多久,行拐人便要受多久的刑,且买卖同罪。
谢氏与萧氏虽并非牙公,却行牙公之事,查出太子的失踪与他们有关后,她当即便赐他们宫刑,且下令命二人终日跪在太初宫门口思过,每日杖刑三十。
行刑人都有分寸,会在留下性命的同时予以他们最大程度的皮肉之苦。
姒英现下来时,恰逢他们受刑后不久。
早已面目全非的前贵君谢氏与前淑君萧氏见到久违的陛下,灰败的眸光中纷纷迸发出光亮,又在她视他们为死物的神情中再度晦暗下去,陷入长久的绝望。
“陛下,请您赐死小郎罢。”谢氏不再年轻的面孔惨白,声音细微、万念俱灰道。
萧氏比他还脆弱些,疼得说不出话,面上亦是一片失魂落魄的死寂。
他们跪在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嶙峋石子地上,双腿已然麻木,臀后受完刑,黑血顺着亵裤浸染在石子上。
“何日吾儿归来,何日便是你二人的死期。”姒英的声音掷地有声、不带一丝感情,而后抬手掩鼻,仪仗扬长而去。
受了阉刑的男子身上,都是有怪味的。
这一举动令谢氏与萧氏更加形似枯木、生不如死。
“恭送,陛下……”
姒英走后,谢氏缓缓伏下身子,对他敬仰、爱慕一辈子的陛下行了个标准大礼。
萧氏则默默垂泪,凄凄哀哀地俯身,曾经引以为傲的世家仪态因身心俱撕裂了般的疼痛极其勉强。
他们知道,这是此生的最后一面了。
当年他们二人谁都没想到谢氏一族名下的廉作坊竟会起暴乱,暴乱中还让太子彻底遗失了。
谢氏与萧氏有姻亲,事关家族、兹事体大,有关廉作坊的事他们初时都不敢招,后来更不愿招。
直到六年前两家接连被连根拔起、季皇后薨逝,他们才在日益煎熬的酷刑中松开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