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里正大人何时登基番外 > 7080(第6页)

7080(第6页)

见不少人反对,盛世也没恼,而是解释道:“观音土吃死人是因为吃进去不能被消化。而它能导致便秘,另一方面来说便能止泻。当然过犹不及,吃多了肯定是不行的。”

将观音土研磨成粉,这便是自制的蒙脱石,技术手段不如后世,只能凑合用用,有效果便好。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于赤石脂的记载,而赤石脂的主要成分便与蒙脱石相似,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

而蒙脱石在古代便被称为高岭土或观音土。

众人细细听来,发现好像真的可以一试。

盛世继续道:“这些都是病患需要服用的,另外不管是病患、医者,还是未染病的人,经口的东西都必须是煮沸后的,尤其不能喝生水,衣物定期消杀。”

“霍乱可通过粪便、污染水源传播,因为病患的排泄物必须远离水源深埋或者焚烧。照顾病患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盛世说到后面,发现还多出来几个奋笔疾书的人,在他说完注意事项后,这几人将记录下来的内容一字不落地交给了何炎。

而何炎则令人将这些整理出来,张贴在奉阳城里里外外。

而告示的最后一条便是,

——不遵此令者,杀!

盛世后来听说这个告示,倒是对奉阳城这个当权者刮目相看。此人有胆有谋,下手也毫不含糊,怎么看也不像是能被困在这个小城的样子。

果然在两月后霍乱被控制住的时候,何炎找到了盛世,开门见山道:

“傅临淮那个人不行,你来帮我,如何?”

第74章第74章乱

何炎许了不少好处,但盛世最后还是礼貌地拒绝了何炎抛过来的橄榄枝。

面对盛世的拒绝,何炎也没生气,甚至还说若盛世哪天改变主意了,他这里的大门依旧敞开着。

盛世带着余家人一起离开奉阳的时候,何炎还派人送来了报酬。

虽然何炎一开始抓余家人很粗暴,还连累了盛世,但盛世还是挺欣赏这个人的,毕竟若没有何炎雷霆手腕,奉阳的疫病根本不会那么快被控制住。

这两月内,感染者生还的几率虽不是很高,但一系列预防措施还是有效阻止了疫病的蔓延。

原书中对何炎有过一小段描述,说此人与珉王一同反叛,后被傅临淮率兵平叛,何炎拒不投降,最后被杀。

盛世虽然想不通这人为何跟珉王一伙,但他还是在收下东西的时候,顺便让送东西的人给何炎带了个口信-

何炎捏着珉王送过来的信函皱眉,旁边谋士对他说着其中利害。

何炎与之前那些发现疫病隐瞒不报的长官不同,他在疫病确定之后,便上报给了朝廷,但朝廷不仅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还要求他们立即封城,疫病不除奉阳不准开城。

何炎对封城没有异议,但是对朝廷连个处理过前两年疫病的医官都不派意见很大。

如今珉王送过来的信,便是一边说着朝廷腐败如何不作为,一边拉拢何炎。

单单这一项并不足以让何炎起反叛之心,重要的是珉王说中了何炎的身世。他本是罪臣之子,后来改头换面,换了身份走了武举,才一路爬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而他全家便是被建元帝下令斩首的。

想要洗刷冤屈,只能另选明主。

何炎沉默的时候,给盛世送东西的人回来复命了。

“大人,那位盛先生让小人给您带句话。”

谋士正试图说服何炎答应珉王的条件,闻言不禁道:“没见我正与大人在谈要事,下去!”

那人刚要退下,却被何炎抬手拦下,“他说什么了?”

何炎的直觉告诉他,那个叫盛世的人不一般,或许能给他指一条明路。

“盛先生说疫病必定是有源头的,而此次疫病的源头是长蒲村的一口井,他说大人不妨查查那口井为何会让人染病。”

何炎皱眉,他是知道那口井的,也是他下令封的井,并将周围的百姓都迁走了。他以为这样也就没事了,根本没想过还得查井为何未让人染病。

难道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何炎恍然大悟,立即站了起来,“来人,去查查大凉什么时候发生过腹泻症状的疫病。”

“再派些人去打捞那口井!算了,本官亲自去!”

何炎全副武装地带着人打捞了那口出事的井,最后在井里发现了腐烂的衣物,以及数根白骨。

当东西摆在面前的时候,去查疫病的人也回来了。

“大人,查到了,半年前南边蔚城曾发现不少腹泻患者,后来当地县令下令将这些病患全部坑杀,才断了源头。”

蔚城,正是珉王的封地。

疫病这事珉王多半是下了封口令,且没有上报给朝廷,那其他地方的人不知道也正常。

何炎气得一刀砍断一旁的歪脖子树。

“这个老匹夫!”

很明显珉王知道疫病这事朝廷多半不会管,因此用这个事来刺激何炎,让其对朝廷更加不满,从而拉拢何炎。

或许还有更隐秘的变态私心,但何炎已经不想深究了。

珉王此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根本不将百姓的命放在眼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