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辰君开始,她没能毒杀的人证,陆续吐露实情,随着荣誉堂的揭露,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沈氏。
这个曾经也备受“苦难”的沈氏旁支,其实才是罪魁祸首。
查到这一切时,边关已经战事起,而帝妃众人也已经来到东阳围场。
当时两人就决定,把这里当成是最后的戏台。
长信宫易守难攻,想要逼宫成功,非常人可行,更不是沈秧手里那些乌合之众可以事成的。
东阳围场却不是。
这里是景华琰特地选出来的舞台。
只有如此,才能把逆党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到了东阳围场之后,线索陆续浮出水面,尤其是王曼娘的治愈和邓恩的寻得,成为最关键的线索。
当年的小产是沈秧自导自演,而邓恩也是由沈清选出,跟阮忠良一样的未来帮手。
只不过他出身普通,没有阮忠良一样的家世,也没有忠义伯这样的岳家。
最终在事成之后,成了阮忠良的踏脚石,随时都要被灭口。
他还算机敏,诈死求生,多年来就在汤林隐姓埋名,作为普通孤寡农户苟延残喘。
这二十年惶惶不可终日,让他衰老体弱,被夏岚寻到的那一刻,他似乎都觉得解脱了。
没有任何迟疑,他把事情真相原原本本供述出来。
包括沈清当年选出来的苗子,包括他和阮忠良制造冤案谋财害命,没有一丝隐瞒。
此时,边关战事爆发。
而一个忽然出现的人,给这一场大戏确定了最终的收场方式。
“没想到,阮忠良自私凉薄,廖淑妍贪婪无情,两个人却生了个识时务的儿子。”
在东阳租住的小院太过狭小,阮忠良所做的一切,都被阮含栋看在眼中。
他暗中掌握消息,在确定阮忠良跟异常之人有联系之后,立即入宫上报。
姜云冉见过阮含栋。
在她的记忆里,他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因为被阮忠良严厉管教,所以他总是沉默不语,在阮家一点都不突出。
就是这样一个人,直截了当悖逆自己的父亲,丝毫不见任何挣扎。
“阮含栋并非忠心耿耿,他只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当时阮忠良舍弃廖淑妍,他就舍弃阮忠良,他检举有功,无论阮家如何,都能保下他自己的那条命。”
景华琰淡淡道。
的确如此。
梅辰君事发,白院正等人陆续下狱,岑医正的失踪,都让沈秧意识到已经要瞒不住了。
一不做,二不休,借着边关战事,还不如直接逼宫谋反。
事成便一步登天,事败也不过就是一个死字,总比束手就擒要好得多。
沈家能在一开始便谋划谋逆,野心巨大,决心也超过常人数倍。
虽然沈秧做了那么多恶事,杀人如麻,心狠手辣,但也不得不承认,她真的果决干脆。
一切到了今日,终于尘埃落定。
夫妻俩说到这里,都没有再开口。
景华琰揽住姜云冉的腰身,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
“云冉,多亏有你,你的胆识无人能及。”
姜云冉的胆量过人,即便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也敢以身入局。
沈秧非常谨慎,肯定要斩草除根,不等到姜云冉,她绝对不可能动手。
姜云冉淡淡笑了。
她轻轻抚摸肚子,脸上慢慢露出慈爱。
“这也是我的恩怨,我要亲眼看到她们一败涂地,永世不得超生。”
“为此,必须一往无前。”
————
元徽六年十月初六,边关大捷,西狄灭,帝回銮。
元徽六年十月十三,皇贵太妃沈氏逼宫谋逆,被帝镇压,下狱问罪。
后经宫中清缴,朝堂议论,最终,定沈氏一门通敌叛国,犯上谋逆大罪,其早年栽赃陷害,制造冤案,致使沈、姜、刘等数族灭门,含冤而死过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