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登基是什么意思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林承之道:“殿下和江大人说得都对。只是殿下您没考过科举,江大人入仕也早,其实自乐安二十五年开始,所有呈给阅卷人的答卷,都已经不是原卷了。”

他将大袋子里最上面的几张答卷抽出,一张一张翻开给我和江起闻看。

竟然都是一模一样的红色字迹。

江起闻面色惊诧:“这是誊卷?”

林承之点头道:“正是。为了防止考官因字迹而生出的舞弊,所有考生的答卷,都由誊卷人抄写过后重新呈上。”

江起闻皱眉道:“只留誊卷,岂不是更容易舞弊?无论那人有没有墨水,换张卷子便轻巧过关了。”

“江大人想得通透。不过呈上的虽然是誊卷,但墨卷也是要单独保管的。”林承之在那架子上摸摸看看,终于在下面一格翻到一个同样绣着“乐安二十五年封”的布袋,打开瞧了瞧,满意地从里头抽出几张递给我与江起闻看,道,“便是这个了。”

他又将那两只大布袋整个取走,把答卷都摞于原先的书架之上,道:“劳驾晋王殿下和江大人,帮下官一起将中榜的原卷和誊卷一一对应整理出来。”

整理到一半,江起闻突然道:“本官似乎明白林修撰的意思了。”

我顺嘴问:“什么意思?”

江起闻对我道:“这幕后之人杀了高晟和柳文崖,下官便一直觉得高晟和柳文崖之间的事与他有关。实际上,他可能并没有参与到此事之中,他真正关心的只是这科举舞弊案。”

林承之颔首道:“下官正是如此猜想。高晟被人揭发向柳文崖受贿,但行贿者,或许不止高晟一人。”

我顺着他的话道:“你是说,这幕后之人可能曾因为别的考生跟柳文崖打点关系?”

林承之点了点头:“不错。若有朱墨不符之卷,则下官的猜测可验证七八。”

我忍不住道:“若有人将墨卷也一同调换了,那岂不是查无对证?”

江起闻道:“只盼那人没周全到这种地步。”

待这摞答卷统统翻阅完毕,林承之抬头对我二人道:“似乎,少了一份墨卷。”

江起闻望着林承之手中整理好的十份朱墨卷,疑惑道:“少了谁的?”

“一个叫黎垣的试子。”

江起闻目光一震,转头看我,我装作也很震惊的样子。

江起闻迟疑着问林承之:“你确定,是缺了黎垣的墨卷?”

林承之目光在我和江起闻之中徘徊,最后缓慢点了下头:“确实是叫黎垣。”语气一顿,又道:“听起来,江大人似乎认识此人?”

江起闻道:“不止本官认识,晋王殿下应当也认识。”

他二人都将目光转向我,我斟酌着道:“本王确实听说过此人。”

我与黎垣,相识于乐安二十三年的秋天。

那时他尚是个落榜的试子,于城中某处支了个面摊混口饭吃。我大哥射猎归京,不小心撞翻了他的摊子,下马叫人赔给他钱,又看见他桌前堆着几本书,多嘴一问——

“你是读书之人?”

自古士贵商贱,读书人来摆面摊,着实稀奇。

黎垣那时道,“家中贫寒,来京赶考已将积蓄用光,如此回去,恐叫爹娘伤心,来回奔波也没有盘缠,只得找个营生先做着,等下一年的会试。”

我大哥这人,从小是被当储君培养,稍有一些清高,不屑打点之事,但也正是如此,有些气度,也不吝惜什么。当即叫人扔给了他一锭金子,让他只管读书,别做这些有辱斯文的事。

黎垣却没有取,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贵人美意,在下心领了。”

这股子清高的范儿,很对我大哥的胃口,再交谈几句,觉得这人胸中有些墨水,于是将他带回了东宫,与其他食客同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