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皦玉笑着抓住了她的手,“别,我可受不起。”
在家里的时候,我见蓝皦玉研究过剧组演员的资料。
这次跟她搭戏的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演员,前段时间凭借一部剧的女三小火了一把。
她叫温以芊,蓝皦玉跟我提过一嘴,说这丫头戏好,是个不可估量的人物。
可我并没有太在意,反正再好也好不过蓝皦玉。
我的视线定格在了桐导身上,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短发,看上去很是精干,精气神很足。
我对桐导这样的女子从来都是佩服的,敢想敢做且不怕。
在初次听夏瑶说桐导为了拍戏租下一座岛时我就上网查了她的履历,曾经是演员,36岁拿下影后奖后便退到了幕后,做起了导演。
我随意点开了几部她导的戏,很有意思,也很有特色,几乎是囊括了各个体裁,却都是双女剧。
有人统计过她一部戏的女生含量,竟比某导演的五部戏加起来都要多。
桐导对于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从剧本的把控到演员的挑选,再到每一场戏的拍戏以及后期的剪辑配音,严格到曾逼得一位剪辑师半夜在网上哭诉,第二天又继续上班。
她捧红了不知道多少演员,在她的戏里,哪怕是一个配角,同样出彩,有人曾夸张地说,桐导是半个圈子的伯乐,可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非科班出身的农村姑娘,背后没有一点资本,一步步爬到这个地步……
背后的心酸可想而知。
我深吸了一口气,眼眶却不自觉湿润了,我总是会对着一个人脑补出她的痛苦来。
看着仍在交谈的三人,我拿着一把伞默默地退了出去,退回了太阳底下。
遮阳伞遮得住太阳的光芒,却挡不住灼人的热量。
我还是不喜欢跟太多的人待在一起。
我站在人群之外,看着一袭白衣的蓝皦玉,或许,这就是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吧。
我突然有点理解她的那些粉丝了,看着这样的人在台上熠熠发光,是真的很美好,即使风吹日晒。
蓝皦玉突然回头,我们的视线交汇在空中,她朝我笑着。
蓝皦玉这样的人就该站在聚光灯下,多好啊,她凭什么不喜欢?
-
第一次跟组,近距离地看演员拍戏,我对一切都感到很是新奇。
我看着她们封场、布置,看到不少群演聚在一起等着开戏。
豪华的游轮停靠在岸边,上面【流光岛】的字样极其显眼。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要在那上面度过了。
这是去往蓝影港的唯一方式。
蓝皦玉那边围聚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化了妆的是演员,没化妆的是幕后。
她们似乎在对戏,蓝皦玉拿着剧本在念。
我看见,那个温以芊,紧挨着蓝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