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曹侯自己尚且年轻,不出意外,再为国奋斗个三十年不成问题,如今时局一日一变,往后的日子谁也说不清。
不过聪明人总是未雨绸缪的,难得有机会试探上意,戏志才当然不会放过。
“我只是希望令姑臧君知晓,我对阿亮并无恶意,反而很是欣赏呢。”
段宁听见外面传来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什么救命之恩,什么以命相报,什么愿为效死云云。
“有理想,有能力,又愿意脚踏实地,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戏志才一愣,他都已经做好猜谜的打算了,没想到姑臧君不但没有当谜语人,还如此真诚地夸赞诸葛亮。
难道是他想错了?
谁知,更令戏志才吃惊的,是姑臧君之后的一番话。
“让他去基层的确是她的主意,”段宁道,“他做得很好,城子村符合耕种条件的田地都拓出来了,不仅如此,他改进的风力水轮车,还帮整个莱芜镇去岁的产粮提升了一成。”
“所以这次我让他一起来了,毕竟如今这世道,光讲理是不行的,还要会讲武。”
“可……”戏志才哑然,曹侯和姑臧君如此认可诸葛亮的能力,如果真是他想的那样,为何会将此事告知与他?
果然,段宁话锋一转,道:“他很出色,如果他能一直这么出色下去,封侯拜相,青史留名,都不是希望渺茫的事情,但如果是你想的那个,我也可以告诉你——”
“他的年龄不合适。”
啊……竟是如此……
竟然是因为年龄吗?!
仔细一想也是啊,曹侯未及而立难掩风采,诸葛亮不满弱冠略显颓势,这个年龄差,阿亮确实很难作为继承人候选……
等等,也就是说?!
段宁似笑非笑看着戏志才道:“志才若是成婚有了孩子却顾不上照料,可以托付于她呀。”
戏志才当场冷汗就下来了,连声道不婚不育保平安,张燕前面的部分完全没听懂,这里倒是听懂了,一掌拍上戏志才的背,说老婆孩子热炕头,男人在外面才有奔头,他就是太久没碰女——
话说到一半,他的冷汗比戏志才流得更多,此时船舱打开,诸葛亮带着昨日那名少年走进来。
少年一个箭步走到段宁面前,张燕条件反射拔出腰间佩剑,却见少年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段宁大声道——
“在下东莱太史慈!愿为主公效死!”
说着,他还用右手贴在自己左胸前,行了一个军礼。
-------------------------------------
幽州渔阳郡,郡治北面有一片广阔的原野,幽州自此往东北方向,农作物难以生长,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多以游牧为生。
公孙瓒单手纵马,一手持长戟,与一乌桓人相向而行,刀戟相击,铿然作响,公孙瓒松开缰绳,双手握住长戟的木柄,向上一挑,对方兵器脱手,砸进土里,公孙瓒长喝一声,两匹战马跑开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