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身在四合院世界里的 > 第76章 囚笼中的金融刀锋(第1页)

第76章 囚笼中的金融刀锋(第1页)

军管会内保处的特别监室,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墨水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何雨昂本身的清冽气息。

阳光吝啬地从高窗铁栏的缝隙挤入,在那张堆满文件的简陋木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何雨昂正凝神审阅一份刚送来的、关于近日北平主要粮食市场交易量与价格波动的详细报表。

他微微低着头,浓密而鸦羽般的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遮住了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眸。

鼻梁挺直如精心雕琢的山脊,连接着线条清晰而略显冷硬的下颌。

皮肤在幽暗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近乎冷玉的质感,细腻却毫无血色,仿佛隔绝了尘世的温度。薄唇紧抿,唇线优美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即使身处囚笼,穿着粗糙的灰色囚服,他那份越性别的、极具冲击力的俊美,也如同蒙尘的明珠,无法被彻底掩盖。

这俊美非但没有削弱他的气场,反而形成一种奇异的反差——脆弱精致的容器里,盛放着足以搅动风云的冷酷意志。

他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握着一支普通的蘸水钢笔,在报表的空白处快书写着批注和计算。

每一个数字的跳动,每一处异常的波动,都逃不过他敏锐的洞察。他的专注力如同实质,将狭小的监室变成了一个无形的风暴中心,而他,是这场风暴唯一且绝对的掌控者。

这份报表揭示了一个严峻的趋势:

尽管国营贸易公司已在城区设立了二十多个平价粮店,敞开供应基础口粮:玉米面、小米、高粱米,价格远低于黑市,但黑市粮价尤其是大米、白面等细粮,非但没有被打压下去,反而在短暂回落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加隐蔽的上涨。

同时,金银黑市的交易活动并未因官方兑换窗口的设立而显着减少,只是变得更加分散和地下化。

李正清副主任亲自带着这份报告来到监室,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何先生,情况不容乐观。平价粮店效果显着,稳住了大部分普通市民的基本口粮,但细粮和副食品的黑市价格像弹簧,压下去又弹起来。

金银黑市也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怀疑有大的投机商和地下钱庄在串联操纵,囤积居奇,扰乱金融秩序!

但这些人非常狡猾,行踪隐秘,资金流动复杂,我们一时难以揪住尾巴。”

何雨昂放下钢笔,缓缓抬起头。当他的目光完全落在李正清身上时,饶是这位见惯风浪的老革命,心脏也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

那双眼睛在抬起的瞬间,如同深海中骤然浮起的冰川,剔透、冰冷、蕴含着能冻结灵魂的力量。

俊美的五官在这一刻带来的不是赏心悦目,而是一种极具压迫感的审视。他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像冰棱撞击:

“李副主任,您看到的只是表象。黑市之所以死灰复燃,根源在于我们只斩断了它的‘枝干’,却未能摧毁它的‘根系’——那些隐匿在合法身份下的庞大囤积资本,以及为他们提供资金流动通道的地下钱庄网络。”

他拿起笔,在纸上快勾勒出几个关键点:

“围点打援”与“釜底抽薪”:

“平价粮店针对的是终端恐慌性消费需求,稳定了民心,但并未真正打击到囤积居奇的源头。

必须立即组织大规模、跨区域的物资清查行动。重点不是街头小贩,而是那些拥有仓库、货栈、甚至利用废弃厂房、寺庙、民居进行大规模囤货的‘坐商’。

目标锁定粮食(尤其是细粮)、棉纱、布匹、煤油、火柴等核心民生物资。行动要快、要准、要狠,由军管会统一指挥,调动足够力量,形成雷霆之势,彻底捣毁其囤积窝点,物资全部平价收归国有!此谓‘围点打援’,打掉囤积者的物资储备。”

“引蛇出洞”与“斩断银根”:

“至于地下钱庄和金银黑市,光靠禁止和官方兑换窗口是不够的。需要‘引蛇出洞’。建议立即在内部经济通报中,有选择性地‘泄露’一些关于即将实施更严厉金银管制、甚至可能冻结某些大额可疑账户的风声。

风声要放得巧妙,似真似假。同时,明面上放松对中小型合法钱庄、银号的某些限制(如提高其短期拆借额度),制造一种‘官方打击目标是大庄,小庄尚有生存空间’的假象。那些沉不住气的大庄主、大金主,必然会在恐慌和侥幸心理驱使下,试图通过他们控制的中小钱庄或代理人,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转移或金银套现。

这就是我们收紧网口的时机。布控所有关键节点,顺藤摸瓜,锁定核心人物和资金网络,一举摧毁其金融命脉!此谓‘引蛇出洞’,‘釜底抽薪’。”

“价格双轨”的利刃(初步构想):

“对于细粮和部分副食品,短期内完全消灭黑市不现实。可以考虑在确保基本口粮绝对平价供应的基础上,对细粮、食用油、食糖等非基本必需品,在国营主渠道内,试行一种‘有限度的双轨价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雨昂的笔尖在“双轨”二字上点了点,“一部分仍按较低的计划价格凭票或限量供应给特定人群如工人、干部、教师等,体现保障;

另一部分,则按‘成本+合理利润+市场调节’的原则,制定一个远低于黑市但高于计划价的‘议价’,在指定国营商店敞开供应。

用‘议价’部分吸收高收入群体的购买力,挤压黑市生存空间,同时回笼货币,增加财政收入。但这需要极其严格的监管和配套措施,防止权力寻租和冲击计划供应,目前只能作为探索性建议。”

何雨昂的分析,如同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乱象背后的病灶,并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甚至带着凌厉杀伐之气的解决方案。

他说话时,那张俊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只有纯粹的、如同精密仪器般的计算和推演。

这份越年龄的冷酷与智慧,结合他那令人屏息的外貌,形成了一种极具魔性的魅力与压迫感。

李正清听得心潮澎湃,又隐隐感到一丝寒意。他毫不怀疑,只要军管会下定决心,按照何雨昂的方略执行,北平的金融黑市必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好!好一个‘围点打援’、‘引蛇出洞’!何先生,您真是…洞若观火!”

李正清激动地搓着手,“我立刻回去整理您的建议,形成详细方案上报!特别是那个物资大清查和针对地下钱庄的‘引蛇出洞’计划,必须尽快实施!”

何雨昂的建议被迅采纳并转化为雷霆行动。军管会成立了由内保、经济、后勤、街道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指挥部,代号“飓风”。

一场针对囤积居奇和地下金融网络的狂风暴雨,在北平城内外悄然展开又迅猛爆。

行动异常成功。在何雨昂基于有限情报分析出的几个重点区域,军管会力量如同神兵天降,查获了数量惊人的囤积物资:

成吨的粮食堆积在阴暗的防空洞里,崭新的棉布塞满了废弃的教堂阁楼,整箱的火柴、煤油、肥皂藏匿于不起眼的民居后院…

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商人”、“乡绅”在铁证面前面如死灰。同时,经济处和银行系统布下的金融暗网也精准收口,几个试图通过“白手套”转移巨额金银和资金的大庄主被当场抓获,一张盘根错节的地下钱庄网络被连根拔起!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飓风行动”的辉煌战果,市民拍手称快,黑市价格应声暴跌,市场秩序为之一清。

“飓风行动”的巨大成功,让何雨昂在军管会高层心中的分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特殊顾问”身份也悄然生了变化。一些级别更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在内保处一个相对宽敞、但依然有警卫值守的会议室里召开。何雨昂被允许(在严密监视下)离开监室,参与这些核心讨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