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将卷宗放下,想了想,看着周印问:“周爱卿向来刚正,从不结党营私。”
“依你之见,这吏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之位,何人可堪胜任啊?”
吏部主官员选调及升迁之事,关乎朝政。
大理寺掌管刑狱,更是重中之重。
如今有了前车之鉴,用人自然是要更慎重些。
“回陛下,”周印慢条斯理道,“礼部侍郎冯吉家世清白,为人正直。臣以为,可任吏部尚书一职。”
“至于大理寺卿,御史台与大理寺常有意见相悖,臣不好置喙,还请陛下定夺。”
皇帝思忖着点点头:“冯吉确实不错,那就他吧。”
“大理寺卿的人选……朕再想想。”
说话间有内侍前来禀报:“陛下,大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
沈翾稳步踏入书房,行至皇帝面前躬身道:“参见陛下。”
“见过大将军。”一旁的周印拱手道。
沈翾侧眸看他一眼,微微颔首:“周大人。”
皇帝看着沈翾道:“朕听人说,你一回京,连你的将军府都不回,就直奔中军大营。可是有何要事?”
沈翾眸色微动。
皇帝对他的行踪倒是了如指掌。
他温声道:“并无大事,只是许久未去营中,今日正好得空,便过去看看。”
皇帝嗯了声,并未深究,看着他问:“朕听闻爱卿在陵川遭人行刺,伤势可无碍了?”
沈翾躬身道:“谢陛下关怀,一点小伤,早已无碍。”
“可查出是何人所为?”
沈翾如实道:“是西夷潜伏在我国的探子,臣已将他们的据点尽数剿灭。”
“如此便好。”皇帝点点头,转而说起别的。
“今日两位爱卿都在,朕刚好有件事想同你们商量。”
“陛下请讲。”
皇帝笑道:“下个月万寿节,朕有意邀各地藩王进京同庆,以示皇恩。”
“不知二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周印与沈翾对视一眼,短短一息间已将皇帝的心思揣摩出七八分。
皇帝近年来痴迷求仙问道,愈发贪图享乐,无心朝政。
日子过得太舒坦,便容易患得患失,总觉得有无数双贪婪的眼睛盯着这至尊之位。
此次召藩王进京,一为试探,二为敲打,好让他们收起不该有的心思。
再或者,皇帝也许还有别的打算。
沈翾眸色沉了沉,面不改色道:“陛下思虑周全,如此甚好。”
周印亦赞同道:“陛下圣明。”
“好,”皇帝面色欣喜道,“那便辛苦两位爱卿,将朝中诸事安排妥当。”
“大将军,这京中的安危,朕可就交给你了!”
沈翾颔首:“臣自当尽力。”
从东书房出来,沈翾和周印并排朝宫门而去,两人之间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周印嗓音带笑道:“听闻大将军今日一回京便去了中军大营,不知究竟是何人能让将军如此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