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又进入两人的学习时间。
陈思安掏出了几颗种子准备尝试下前面看的种子研发方式。
掏出的种子里面,有篮球果、宝石番茄、翠玉和红头菜。
她挑了翠玉和篮球果的种子。
感知了下两颗种子的活性状态,目前都还不错。
然后开始注入融合因子,建构起两颗种子间的联系。
这一步有些困难。
单独给某一颗种子注入融合因子都还没问题,但是每当想要将两颗种子连接起来的时候,从种子中拉出来的两根融合因子线就像害羞了一样,一下子缩了回去。
从小小的种子里拉出融合因子的线条,需要极其专注的精神和超强的融合因子控制力。
操作了三四次,两根线始终不愿意连在一起后,陈思安停了下来。
开始回顾刚刚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两根线始终有抵触感,并不强烈,所以能贴一下,但是马上又退缩回去了。
是要再粗一点,更好连接一些吗?
陈思安想了下,重新从两边导出两根粗一些的融合因子线条,但是两根线条还没有靠近,就飞一般地缩了回去,比之前还要抵触。
方向错了!
陈思安开始翻看左银业给的笔记,但是上面只写了在两颗种子间建构融合因子线条,就可以了,没有写具体操作。
她想左银业可能是一次性就成功了,或者这个东西对她来说不太重要,所以笔记上没有细致描写。
百思不得其解,陈思安切了一片薄薄地丹心,清一下脑子。
这边李承业已经没看菜谱了,正在用曼曼尝试编织东西。
他牵引着一根曼曼藤条,从已经有一定框架地编织缝隙内穿插而过,如果绕一圈,就正好形成一个闭环。
陈思安见此,灵光一闪。
重新拿起两颗种子,从翠玉的种子里牵引出一根融合因子线条,然后在篮球果种子这边尝试形成一个缓和的融合因子旋涡。
接着引导翠玉的融合因子线条穿插进去,因为篮球果种子这边的融合因子旋涡,是由陈思安导入的融合因子混合形成。
融合因子线条感知到熟悉的因子环境,主动融合进去了。
维持着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会儿,直到感知到两颗种子的融合因子都开始往连接的线条内混合。
陈思安才开始下一步。
第二步是切断其中一颗因子的活性,保证融合因子通过线条全部流转到一颗种子中,促进种子的变化。
陈思安这次想提取的是翠玉易播种的特性,如果篮球果获取到这种特性,那么篮球果就能更适宜普通人种植。
毕竟现在篮球果的种植主力军还是融合师,普通人的温饱依然有较大的难度,如果能让普通人都能种植,至少温饱就不成问题了。
斩断活性这一步难度并不大,至少没有第一步建立联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