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浅浅笑着,“我感觉她好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靠近。”
很少有人夸她,家中爹娘时常对她叹气,私下里嫂嫂还说过,可惜了她的模样和出身,不然可以嫁到更好的人家。渐渐的,她自个儿也嫌弃起自己。
“那你可以去找她说说话,乔家住在隔壁,三两步路的事。”王大柱低头看了眼陈氏的脚,这是他成亲前就知道的事,但他不知道陈氏那么内敛,他还是希望陈氏能多出家门,至少和邻居们熟悉起来。
说到这个,陈氏又想叹气,低着头不说话了。
而陈氏的事,乔绵绵没和任何人说,第二天经过王家,看到门口洗扫帚的王寡妇,才蹲下道,“婶子,您洗得这样干净,家里的门窗都要被您磨亮了。”
“哈哈,你这姑娘真会说话。”王寡妇以前不乐意做卫生,家里有四个儿子,刚打扫完就脏了,久而久之懒得干了。还是儿媳妇进门后,她怕儿媳妇受不了,才勤快一点,“我说绵绵,你是不是快到生辰了?”
“是啊,我是秋日生的。”过了生日,乔绵绵在古代就算成年了,前两日,她偷偷听到,她娘在纠结给她买什么头面。
王寡妇感叹,“日子真快,一咋眼的功夫,你就是大姑娘了。你最近怎么去那么迟,不和家兴他们一块去铺子吗?”
“早上没什么人吃炒菜,我去那么早没事做,到了时辰去准备午饭就行。”本来乔绵绵今天想跟哥哥们一起去,但二哥说用不着她,早上的活有他们父子三个就行,让她和之前一样。
既然二哥这么说,乔绵绵便没一块去,不过她也提早半个时辰。
这话听在王寡妇耳里,就是乔家生意一般,用不到那么多人,看乔绵绵不着急,她多问了两句,“说起来,你家铺子开了有一段时间,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和婶子说说?”
“这个太多了,我娘今日不去铺子,我得早点过去,改日再和您细说。”
乔绵绵拍拍裤腿起身,又看向王寡妇,“不过有个事挺有意思,有个客人卖鞋垫的,我头一次听说,有人会定做不一样厚度的鞋垫,他
说每个人腿脚不一样,有的人就要不一样的才能走齐整。还说有的人脚更平,有的更弯,果然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学问。哎呀,我不能聊了,我先走啦!”
这话是乔绵绵特意说的,不然平日里,她和王寡妇可聊不到那么多。
希望王寡妇能听进去,她对陈氏的印象还不错,不说这时候,就是在以后,像陈氏的情况也会被一些同学嘲笑,但这不怪陈氏,天生的事,又不是陈氏干了什么坏事。
等乔绵绵走后,王寡妇把乔绵绵的话记在心里,回家看到儿媳妇又坐着缝衣裳,看得她想叹气。
她进屋收拾一番,把儿媳妇的鞋子藏在洗衣盆最底下,“我去河边洗衣裳,你在家看着,中午大柱他们不回来吃饭,你煮饭的时候蒸个鸡蛋羹给你自己吃。”
抱着洗衣盆,王寡妇特意绕一大圈,去了离家最远的裁缝铺,免得被熟人认出来。
不过这一来一回,耽搁的时间久了,等她洗完衣裳回家,已经过了正午,肚子饿得“咕咕”叫。原以为陈氏会先吃饭,结果到家时,陈氏还等着她,看到锅里热着的饭,她想着自己没白跑那么远。
另一边,林氏带着乔绵绵兄妹,去了和李家约定好的茶楼。
因为是两家相看,林氏特意要了三盘点心,想给李家留个好印象。
第74章凉皮
趁着李家人还没来,林氏再多交代几句,“待会见了人,多说点好听的话,你在家那么能说,别见了小姑娘就说不出话来。听到没?”
乔家兴点点头,端着茶杯想喝,却被林氏按住。
“先别喝那么多,不然待会一直去茅房。”林氏道。
“二哥,你是不是特别紧张?”乔绵绵看她二哥绷着身子,“又不是第一次了,有什么好怕的,放轻松点,成不成是缘分,又不是非李家不可。”
林氏朝女儿看去,“不能太放松,你二哥年后都相看好几家了。明明蛮好的一个人,婚事怎么那么难?”
她对两个儿子都很亲厚,特别是乔家兴,刚嫁到乔家时,乔家兴才一点点大,小孩儿好哄得很,多喂两次饭,便觉得她好。
乔家兴默默看着茶盏不说话,乔绵绵也很好奇。
不一会儿,媒婆带着李家母女过来,乔绵绵不敢盯着人家看,匆匆瞥了一眼,李家姐姐长了个圆脸,有些丰腴,皮肤白里通红,脸看着就很好捏。
她笑盈盈地和李夫人打招呼,“我娘一直和我们夸李郎中医术,说您家附近的人都知道,李郎中妙手回春,厉害得很。”
李夫人被夸得哈哈直笑,“乔夫人,你这闺女好会说话,长得还好。今年多大了?”
“秋日便及笄了。”女儿被夸,林氏心里高兴,不过女儿不是今日的主角,她已经打量过李玲,看样子,李家应该很疼这个女儿,她把话题拉到今日的主角上,“我看李姑娘也很好,快吃点心,我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随便点了三样。”
媒婆接着道,“是啊,先吃点心。”
三盘点心不便宜,花了林氏九十文钱,还不算茶水费。
要是再不成,下次相看她要挑外边了,不然银子一次次花出去,却没一个结果。
等点心吃了一半,林氏和李夫人也问了各自想问的事,两人看了媒婆一眼,媒婆立马会意,“李夫人不是想看首饰,楼下有一家首饰铺子,不如去看看先?”
林氏跟着道,“巧了,我也想去看看。”
两边长辈一块起身,李夫人手放在女儿肩上拍了拍,示意女儿坐下。
看到乔家兴模样,她非常满意,林氏虽然是后娘,但看着很好说话。出了雅间后,她看了儿媳妇一眼,把儿媳妇留在门口。她们要给两孩子说话的空间,但门口得留个人,有什么事,外边人立马能知道。
乔绵绵本想留下听墙角,但林氏是真的想给女儿看首饰,拉着乔绵绵去了首饰铺子。
被留下的乔家兴两个人,尴尬得不敢看对方。
这时候的男婚女嫁不像前朝那板迂腐,而且他们都是市井里的普通人家,家中孩子从小要帮着干活,做不到完全不出门。
约莫过了一刻钟,乔家兴已经喝了三杯茶,他看了眼对面的李玲,脸颊红扑扑的,“那个……我……你……”
“我在家中行三,你可以喊我李三姑娘。”李玲看乔家兴吞吞吐吐好半天,实在没忍住,拿了一块点心塞嘴里,“媒婆说你能说会道,怎么现在不会说了?”
“我……”乔家兴看着杯中茶水,再次一饮而尽,“李三姑娘,你觉得我们家如何?”
“你们家啊?媒婆说你们一家都能干,我嫁过来便能享福。”李玲一会儿的功夫,吃了一盘点心,在家中时娘控制她吃,到了这会没人看着,一块接一块,“你应该看得出来,我家比较疼我,我不太会做家事。不过搭把手的事还可以,在家中,我也只帮着晒晒草药。你呢,你在家里都要做什么?”
而且她听说乔家开食铺,这是她最心动的地方,若是到了乔家,岂不是能敞开了吃?
“近来开了食铺,家中每个人都很忙,我天不亮要起来,早上卖面条,正午炒菜。傍晚打扫收拾,都是我来做。”乔家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