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绛最后决定周末一整天都待在谢启家。
说是“家”也不太对,闻绛要去的地方其实是谢启的单独住处,并没有住着谢启的父母,毕竟有大人在场,孩子们多会感到放不开,让闻绛想象自己在谢家主宅的某间屋里,呃,和谢启做点那种事,到饭点又和人家父母一起吃饭,他就会摆出一张写满抗拒的麻木面瘫脸——虽然在外人眼里和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问题不大,谢启能看懂就行,对方最后跟闻绛说了个闻绛没见过的住址,据说是他从父母那里收到的生日礼物,闻绛没去过这里,其实也有些好奇。
比起公事公办地解决问题,就当休息放松,找朋友玩时顺便做点别的事听着更不尴尬,大概吧,总之,闻绛选择顺从。
他明显感觉自己答应谢启后对方的心情好了许多,对方提出想让自己早上就过去,中午留下来吃饭等要求时闻绛都点头说了“可以”,二十分钟后,谢启开车送闻绛回家,本来碎碎的他已经彻底被闻绛拼好,整个人恢复成原模原样,从内到外不留一丝破裂痕迹,闻师傅的修补技术堪称完美。
谢启当然和林巡不一样,但谢启也不总是“听话”的,他们圈子里的人可能都有这方面的通病,闻绛一直说好,谢启就从委屈低落,渐渐变得得寸进尺,最后还蠢蠢欲动地想把周六也划入“待在一起”的范围,但他的野心落空,闻绛已经给周六安排好了行程。
戏剧社很可能在周六安排一场额外的排练,来追赶他们因为定不下剧本而停滞许久的进度,即便周六没有排练,闻绛也不会有空,这是他在蛋糕店临时决定的新计划,闻绛准备再度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活,争取近期内攒一笔钱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小插曲,林巡这个过去从不主动找闻绛聊天的人,吃瘪一通后也不知道自我调理了个什么东西出来,反其道行之,当天晚上开始给闻绛狂发消息。
21:00
林巡:小狗打出满分。jpg
林巡:小鸟亮闪闪登场。jpg
林巡:闻绛闻绛
林巡:你想哪一天做你的作业呀
21:15
林巡:有没有人说过你名字很好听
21:20
林巡: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21:30
林巡:我买了艺术节的票
林巡:你是不是要演出啊
林巡:满脸期待。jpg
21:35
林巡:你以后也想演戏吗
林巡:我有个企划,你有兴趣吗
闻绛:闭嘴
22:50
林巡:好的
把握不住能令闻绛满意的闭嘴时长,林巡变得安静,暂时不再乱发消息。而左右暂时解决了实践作业的“插队”,计划重回正轨,闻绛终于正式将精力投到戏剧社这边。
眼下距离延海艺术节越来越近,这周无论如何都该定好排练方向,最晚在周五放学前,戏剧社就必须要得出究竟选用什么剧本,又要如何分配角色的最终结论。
林雯之主张换剧本换演员,其背后成因很可能与闻绛的短信乌龙有关,但说林雯之是单纯因为短信——是完全“为了闻绛”才这么做的,闻绛第一个不信。
既要“共勉”,闻绛推测在林雯之眼中,他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或者说,是一个都希望改剧本的共勉小队。
只不过之前自己忙于作业,又向来不过问社团中决策层面的事,所以林雯之一直担任推进计划的主力,现在闻绛顺利回归,二人利益一致,可以合流商讨,闻绛觉着对方大概率很快就会主动找自己。
——也就是今天。第二天放学,闻绛淡然从林雯之手里接过原定的旧剧本和她终于赶工结束的新本子。
其他人都陆陆续续收拾书包离开教室,闻绛坐在原位没动,林雯之坐在旁边也没动,二人如同砸进木板的钉子,视人群流动于无物,组成一个沉默而稳定的短线阵型。
对方一定想和自己私下谈点什么。
这对入学以后就稳定当着同桌,小组作业经常合作,社团里公认的黄金搭档,彼此之间已然拥有了一种无声的默契,闻绛本着严谨的审视态度翻开剧本,经验与直觉告诉他,今天就是揭露短信谜底,他们双人小组正式展开行动之时——虽然他目前还不知道他们小组要做什么。
***
今天就是和闻绛商量最终计划之时,经验与直觉如此这般告诉林雯之。
改剧本并换演员这件事她思考了许久,照现状来看,她可以说动社长,但距离对方正式答应换本仍差最后的临门一脚,眼下时间紧迫,可能得让闻绛来做这最后的推动力。
想要把现状完全捋顺,那话题还得从戏剧社的旧本子说起,闻绛虽然是戏剧社的现任台柱,但并非所有的剧目都由他来做男一号。
实际上为了培养新人,增加社团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每位成员的参与感,社团也经常采取纯粹的抽签法来分配角色,或者指定闻绛演配角,那种奔着第一名而去的社团比赛,则肯定会由闻绛担任主角。
明明理应如此,这次的情况却打破了常规,戏剧社要参加延海艺术节举办的戏剧比赛,第一次分配角色时,男主角的位置被直接分给了下一届的学弟。
让林雯之来客观评价,学弟的演技远不如闻绛,将男主的位置让给他,艺术节的奖杯能否到手得打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