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楚承玄拿起艾绒看了看。
“不是,这是艾绒,一会儿还要把药材磨成粉加入到艾绒中。”
这一忙乎,从早晨直接忙乎到了傍晚。
第一批药艾终于制出来了。
接下来的两天开始制作药丸,因为只制作一个疗程的,倒也不用从太医院调配人手。
配方和打粉前期已经准备好了,配密和炼蜜稍微费些功夫,用了整整大半日的时间,接下来就是调药与和药,苏蝉衣特意细致的教授给白芥子,白芥子学的很是认真。
制成蜜丸后,还要待药丸发汗,前后需要等待三天,三天后,蜜丸外表变硬,然后用蜡纸或瓷瓶包好贮存,整个过程才算彻底完成。
在这期间,于院首几乎天天往苏府跑,不是观看药艾和药丸的制作,就是和苏蝉衣讨论药艾的用法,再不就是谈论药典和各种诊籍。
总之,对苏蝉衣的喜爱和赞赏溢于言表,若不是苏蝉衣已经名花有主,若不是他那几个孙儿不成器,他真的会把人捆绑打包绑回于府。
楚承玄再一次从军中回到京城时,正好药丸和药艾可以投入使用。
正巧庆安带着两位自北疆退役下来的士兵也到了苏府。
两位士兵一位叫陈三,曾在一次战役中被砍断了一条手臂,侥幸活了下来。
另一位叫王十六,虽然身体健全,但脸上有两道交错着从额头贯穿到下巴的伤疤,冷不丁看到,还怪吓人的。
这二人都在北疆染上寒疾痹症,备受煎熬,听说朝廷正在为北疆的将士们研制寒疾之症的药物,需要两位试药人,便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二人进了苏府,先见了楚承玄和苏蝉衣,便被庆安带着去找白芥子。
“这两个人,你是在哪儿找的。”
苏蝉衣问楚承玄。
楚承玄道:
“在营房。”
“营房?那是什么地方。”
“京郊的村子,分上营房和下营房,上下两营住的都是自战场退役下来后,无儿无女无家可归的士兵。”
“这些士兵由朝廷统一安置,统一供养。”
苏蝉衣还是第一次了解这件事,以前倒从未听说过。
“这也算是老有所依了。”
至少没有让将士们流血流汗又流泪。
若有机会她倒是希望可以去上下两营看看。
就在这时,江管家带着于院首走了进来。
“于大人。”
苏蝉衣和楚承玄迎了上去。
于院首又高兴又精神,看苏蝉衣的眼神已经由赞赏变成了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听说第一批药丸和药艾可以投入使用了。”
苏蝉衣笑着点头。
“托大人的福,已经全部做好了。”
“不过,我只让做了一个疗程的,若有不妥也好及时更正。”
“赶巧,小公爷找来了两位从北疆退下来的士兵,我们正要过去试药。”
“好好好,咱们走。”
于院首一路跟着到了药库。
药库的房间内,王十六和陈三依照指令躺在床上。
苏蝉衣先切一片生姜,用针在姜片中间刺出几个孔,再放到要炙的穴道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