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晏让人将武阳侯夫人请到了书房。
武阳侯夫人穿戴一新,髻梳得齐整,面带紧张跟着丫鬟往书房去。
明晏站在书房院子门口,看着武阳侯夫人便笑着迎了上去。
武阳侯夫人面上有些特点,颧骨有一颗米粒大小的黑痣,凭借这枚特别的痣,明晏倒是能认出她来。
“稀客稀客,嫂夫人百忙之中还来,真是给足了面子。”
武阳侯夫人被她的热情弄得有些不适应,福身行礼道:“夏氏见过靖安公主。”
明晏伸手扶她,“嫂夫人高姓大名?”
夏氏恭敬道:“妾身姓夏,公主称呼夏氏即可。”
明晏笑道:“我既诚心想要结交,自然要问清楚姓名。”
夏氏不好意思低头道:“妾身母家姓夏,单名一个花字,上不得台面,乡下人名字,比不得别人好听。”
明晏道:“曾将军昨日对我说,家中大事小事都由嫂夫人操持,夏花璀璨热烈,如嫂夫人一般,能将日子经营得如此红火,可见嫂夫人的本事。”
夏氏心中感动,公主身份尊贵,竟然对她这乡野出身的这般尊重。
京中贵妇多有嫌弃她出身的,虽然已经贵为侯夫人,但是也没多少看得上此前是农妇的她。
本来就时常听自家夫君提起靖安公主如何仗义英勇,现在见她又这般随和,夏花本来就是个热心肠,如今心里也生出些亲近。
“多谢公主,上次听闻公主在朝堂之上替我们这这些内宅妇人说话,一直就想拜见公主,又怕突然上门打扰。”
“怎么会呢,我与曾将军是过命的交情,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友,嫂夫人想来随时来便是。”
夏花叹口气,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些内宅妇人,要操心府中所有事情,要打理生意,管束下人,还要照顾家小,整日忙得晕头转向,可那些男人哪里理解,只当我们在家中享清福呢。”
明晏也跟着她说,安抚道:“曾将军就不这么想,昨日和我说嫂夫人十分能干,家中大事小事都是你说了算。”
夏花也跟着笑,“他就这点儿好。”
明晏笑呵呵和夏花聊了许久,天南地北拉家常。
夏花道:“听夫君说,殿下有意让庆儿进公主府做副典军?”
“不错,我瞧着曾庆勇猛踏实,是个可造之材。”
夏花有些紧张,道:“庆儿年幼,也不知道能不能担得起公主府副典军这个职位。”
“夏姐姐不必担心,他进了公主府自然会有人带着教,我看他挺聪明的,应该很快就能做下来,就怕夏姐姐舍不得。”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夏花立马道:“庆儿能得入公主的眼,那是他的福气。”
公主府副典军虽然不是很高的官职,但是靖安公主手中有兵权,又深受帝宠,在公主身边做事,晋升的机会更多。
明晏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夏姐姐放心,曾庆在我府中,我一定让人好好教导,肯定比在御城卫有出息。”
夏花笑得嘴都合不拢,站起身行了一礼,“多谢公主。”
明晏将茶案上的水在她面前放下,“夏姐姐请坐,今日邀请夏姐姐前来,其实是有件事想请教姐姐。”
夏花依言坐下,明晏屏退左后,又让人关上了书房的门。
夏花莫名有些紧张,却依然镇静坐着,等着公主的话。
明晏起身,打开身后的柜子,随意拿了一本账簿出来,递给夏花。
笑盈盈道:“听说夏姐姐极擅长理账,我常年在边关,不太懂这些,夏姐姐可否替我看看,这账,有什么问题没有?”
夏花伸手接过,放在查案上翻看起来。
明晏坐在对面安静喝着茶。
夏花越看越疑惑,到了后面,脸色都白了几分,抖着嗓子问道:“公主,这账簿,这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