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逸软软地喊了声姐姐。
沈棠激动得直捏他的小脸蛋,软乎乎的触感让她忍不住笑了出来,“有了这个小家伙,以后我们的日子可更有趣了!”
沈棠把手伸向她的包袱,实际上是从空间里,取出了三个被油纸包好的鸡蛋糕,笑眯眯地递给小逸。
“小逸,来,给你吃!”
这鸡蛋糕软软的、弹弹的,油香四溢,小逸忍不住咬了一口。
吃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儿,露出两个小酒窝,沈棠看得心都快化了。
火车晃晃悠悠地行驶着,车上人多而杂,温宁神情警惕地扫视车厢里那几个眼神不怀好意的男人。
这个年代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的事情时有发生。她们好不容易踏上新生活,绝不能在这里被人算计祸害了去。
温宁朝旁边的沈棠靠了靠,小声咬耳朵道:“晚上咱们得守夜,我盯下半夜,你盯上半夜。”
沈棠点头,又悄悄约定:不管是上厕所还是接水,必须结伴而行,谁也不能落单,免得让人钻了空子。
就这样,两天两夜的车程,凭着两人的小心与坚持,这一路有惊无险。
第三天中午,她们到达了目的地、
站台上人头攒动,温宁和沈棠抱着包袱,一手牵着小逸,小心翼翼地随着人群下了火车。
刚出车站,温宁就看到不远处,两辆破旧的牛车边站着两人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留意人群,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应该是来接新知青的人吧?”沈棠低声说。
温宁点点头,走上前,那位中年汉子主动迎了上来,笑呵呵地开口:“是今天去大梨树村报道的新知青吗?”
“大叔你好,我是来自京市的温宁,这位是来自津市的沈棠,我们坐了同一趟火车,已经在车上认识过了。我们都是去大梨树村下乡的知青。”
温宁爽朗大方的开口做了介绍,顺便亮出和沈棠关系好是因为两人在火车上提前认识了。避免在下乡生活中引起村民的怀疑。
“温知青,沈知青你们好。我是大梨树村知青点的点长李贵山,这是我们村负责拉牛车的张老根张大爷,我们是来接你们的。”
李贵山目光扫过攥着温宁的衣角,眼睛黑亮怯生生的小逸身上。
“这小娃娃是温知青的家属?”
李贵山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从他拿到的资料里,京市的温知青会带着弟弟一起下乡。
“对,贵山大叔,这是我弟弟小逸。”
“哎呦,这么小的娃娃就跟着一块来,够有魄力,是个小男子汉呢!”李贵山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心疼。
确认了身份后,李贵山和张老根手脚麻利地帮她们把行李放到了牛车上。
“今天应该有六个知青过来,现在就接到你们三个,剩下的三个,火车大概两个小时后到站。”李贵山边整理着包袱,边说道。
听到还有人没到,温宁上前一步,笑着问:“贵山大叔,我们三人坐了两天的火车,浑身都快散架了,能不能趁着这两个小时,到附近走走?”
“想去转转啊?”
李贵山瞥了她们一眼,随即摆了摆手,“行,你们就在附近逛逛,小心点。”
道了谢后,三人走出车站,看着过往行人个个都顶着乌黑茂密像棉花团似得的头发,沈棠忍不住感叹,“这发量放21世纪,多少人得羡慕哭啊。”
温宁忍不住笑出声,“没有食品添加剂和乱七八糟的生活节奏,这身体底子就是好。”
小逸仰着小脸,听着两个姐姐的对话,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
逛了会儿,看到一家国营饭店。
自打穿到这里,她们都没好好吃过一顿正经饭,这下可逮住机会了。
两人拉着小逸走了进去。
饭店布置很简单,桌椅老旧规整,空气里飘着菜香。
温宁看着窗口上手写的菜单,“来个青椒鸡蛋,再来个辣炒鸡丁和糖醋肉吧。”
三个菜,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已经是很丰盛的一餐了。
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手艺果然不一般,青椒鸡蛋软嫩喷香,辣炒鸡丁麻辣开胃,糖醋肉外酥里嫩、酸甜适口。三人吃得心满意足。
吃过饭,他们回到牛车停放的地方。
远远地就看到张老根坐在牛车旁啃一个粗面馍,而李贵山也吃着自带的干粮。
那干巴巴的饼子,看着就硌嗓子。
她们肚子里吃得暖暖的,再看两位接站的大叔大爷只能吃这种干瘪瘪的东西,温宁和沈棠心里有些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