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玉芹的眼睛湿润了:"志远常说,等归鸿完成,要带我去鼓浪屿看日落"她轻声哼起《鼓浪屿之波》,调子有些走音,却格外动人。
接下来的周末,许明远全身心投入到"归鸿"的制作中。养父留下的新型材料完美契合设计要求,而父亲的结构图精确到每一根骨架的弧度。小满成了得力助手,她能准确指出哪些部分需要调整——"星星爷爷说这里要再弯一点点"。
最神奇的是,当许明远为如何在风筝上装载信件愁时,小满拿着龙风筝跑过来:"爸爸,爷爷说可以像这样!"她按下龙眼睛处的机关,风筝腹部弹出一个微型舱室。
许明远立刻检查"归鸿"的设计图,果然在不起眼的角落现蓝志远标注的"信件舱"三个字,旁边画着和龙风筝机关相似的简图。按照提示,他在风筝主体内部找到了隐藏的机关,完美解决了信件装载问题。
四月底,"归鸿"终于完工。翼展两米的风筝主体呈鸿雁造型,通体银白中透着淡淡的蓝。最精巧的是双翼结构——采用许建国的材料科学理论,能够根据风力自动调整角度;而骨架则完全按照蓝志远的设计,在保持轻巧的同时具备惊人的抗风能力。
"它真漂亮。"李玉芹抚摸着风筝的翼面,眼中闪着泪光,"志远和建国会为你骄傲的。"
许明远在信件舱里放了三样东西:一张蓝志远、许建国和他三人在西北的合影;一封写给蓝雅芬的信;还有一小包家乡的泥土——这是李玉芹的主意,"让雅芬能摸摸故乡的土"。
五一假期,许明远带着"归鸿"和李玉芹、小满来到厦门。他们选择了距离金门最近的环岛路沙滩作为放飞地点。天气格外晴朗,海风平稳,正是放风筝的理想条件。
"爸爸,星星爷爷也来了!"小满突然指着天空说,"他在那朵云里朝我们笑呢!"
许明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有一片形似笑脸的云朵。他深吸一口气,举起"归鸿":"准备好了吗?"
海风迎面吹来,许明远松开手,"归鸿"立刻腾空而起,像一只真正的鸿雁般冲向蓝天。他小心地放着线,看着银蓝色的风筝越飞越高,渐渐变成海天之间一个小点。
"再高些"许明远喃喃自语,继续放线。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风袭来,风筝线猛地绷紧。
"小心!"李玉芹惊呼。
许明远感到线轴剧烈震动,线绳在手指上勒出深深的红痕。他本能地抓紧线轴,却听见"啪"的一声脆响——线断了。
"不!"许明远眼睁睁看着"归鸿"随风飘向大海深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两位父亲毕生的心血,承载着两岸亲人思念的风筝,就这样消失在茫茫海天之间。
小满却拍起手来:"星星爷爷说,断线的风筝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许明远望着空荡荡的天空,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也许小满是对的,也许有些联系不需要线来维系。
回到酒店,许明远辗转难眠。深夜,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国际长途。
"请问是许明远先生吗?"电话那头是带着台湾口音的男声,"我是高雄风筝协会的蓝思远。"
许明远猛地坐直身体:"蓝思远?"
"是的。今天下午,有一只银蓝色的鸿雁风筝落在我们协会门口。"对方的声音有些颤抖,"风筝里有封信和照片我看到我母亲的名字,还有舅舅的照片"
许明远感到眼眶热:"那是归鸿,我父亲和养父设计的"
"我知道!"蓝思远激动地打断他,"母亲生前常说,舅舅总有一天会让风筝飞过海峡许先生,我能叫你表弟吗?"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海上,银光洒满房间。许明远走到窗前,仿佛看见海峡两岸,两位白苍苍的老人正仰望着同一片星空,他们的手中各握着一根断掉的风筝线,而线的另一端,终于在四十年后重新系在了一起。
"当然,表哥。"许明远轻声回答,泪水无声滑落。
电话那头传来压抑的抽泣声,然后是蓝思远哽咽的话语:"表弟,欢迎回家。"
喜欢明远回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明远回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