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她跟婉贵妃说给公孙府的赏赐能否晚一些,她说弘王刚走,这么大肆的赏赐,对他不公平,等过几年丧期过了,再补也不迟。
她心里的想法简单,就是要恶心宋莲枝,让她不痛快!能晚一点给就晚一点给。
婉贵妃见她如此懂事,不计较自已的处境为他的砚儿考虑,当下就答应她的请求。
公孙九官的身份公开后,公孙府乃至整个上京都炸开了锅。
公孙谦把这个女儿藏了这么久,这个时候搬出来,谁知道是真是假,有可能就是冲着厚赏去的,也有人辩解说这是砍头的大罪,公孙谦不会这么傻。
还有些人纷纷猜测里面的真实原由,很多人都在怀疑公孙九官陪葬并不是自己真实的自愿,很可能是被逼的。
说什么的都有,公孙府一时成了上京城大街小巷的谈资,最后在兵马司的制止下才停住。
虽然被记在宋氏名下成为嫡次女,但这么多年被冷落没个名份,大家都看不起公孙家如此做派。
宋莲枝气的鼻孔都快冒烟了,忙活半天,什么没捞着不说,公孙府的名声算是被人诟病了。
礼部跟钦天监度很快,一应流程和事务都已安排,已经传达给了公孙谦,基本不用公孙府着手做什么,时间很紧,第二日便要出。
公孙谦让宋莲枝选两个人,公孙九官的身份也是嫡次女,连伺候的人都没有,会落人口舌。
他也说了,不用陪葬,回来后依旧在公孙府做事。
谁知那些婆子丫鬟们一听要跟去西境,无不害怕的祈求宋氏,说是不用陪葬,可谁知道路上会生什么?有命去没命回的。
这时,浣洗房的刘嬷嬷自请前往,另外还有一个十八岁的婢女。
刘嬷嬷是这个府里唯一的老人,宋氏当然记得。
以前在她跟前伺候过,也算心灵手巧,后来人老了就被她打去了浣洗房,她也是之前为数不多知道柳氏存在的人。
老妪婆也不中用,让她跟去倒是不错的人选。
另一个婢女也是不受待见的,名叫绿秀。
两个没有人要的,是死是活不重要。
如此,刘嬷嬷跟婢女绿秀就来到了公孙九官身边。
得知刘嬷嬷认识娘,公孙九官很意外。
还有绿秀,别人都躲着她,她一个小姑娘却不怕。
据刘嬷嬷说,绿秀性子良善,看不得那些婢女私下欺负人,帮过几次后,那些婢女就合起伙来欺负她,日渐一日那些人越猖狂,她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
这样的日子,迟早要被她们玩了命不可,所以当刘嬷嬷找到她,是否愿意跟着去的时候,她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就答应了。
她怕公孙九官嫌弃,以至于来到公孙九官面前,还一直唯唯诺诺,不敢抬头看。
公孙九官握起她的手,温和的看着她,心里是感激她的,其实想想,她俩何尝不是同病相怜的遭遇。
简陋的屋内,三人无言,却又胜似千言。
夜里,下起了大雨,雷电交加,狂风怒吼,肆掠着整个上京城。
雨水顺着屋檐如河流般湍流而下,地面的水已涨至膝盖的位置,地势偏低一些的人家,雨水已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