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转入尖子班的日常说说 > 第60章 各自(第1页)

第60章 各自(第1页)

理工双子星姜凡:

机械工程学院的新实验楼里,我正对着d建模软件苦思冥想。机械设计课的期末项目是设计一款家用机器人,我的方案卡在外观优化环节已经三天了。

"这里曲线太生硬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我猛地回头,姜凡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白大褂下露出理工大物理系的深蓝色t恤,手里还拿着两杯咖啡。他的黑眼圈比上周视频时更明显了,但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你怎么来了?今天不是要跟教授做粒子实验吗?"我接过咖啡,指尖碰到他冰凉的手。

姜凡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实验提前结束了。"他凑近屏幕,身上带着实验室特有的金属和臭氧混合的气味,"这里,参考斐波那契数列调整弧度会更符合人体工学。"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敲击,几下调出了黄金分割比例参考线。我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睫毛在显示屏的蓝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忍不住凑过去在他脸颊亲了一下。

姜凡僵住了,耳尖瞬间变红:"张涛这里是公共实验室。"

"周末了,没人。"我笑着看他慌乱的样子,"再说,你大老远从主校区跑来,就真的只是为了给我改设计图?"

姜凡推了推眼镜,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咖啡:"你的设计理念很好,只是执行层面需要优化。而且"他声音低了下去,"两周没见了。"

我的心软成一团。虽然同在理工大学,但不同校区的课程安排让我们经常一两周才能见一次面。姜凡在物理系的出色表现让他大二就被选为系主任的研究助理,经常泡在实验室到深夜。

"姜学长!"实验室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女声,"教授找你核对数据!"

姜凡皱了皱眉,快在电脑上保存了修改:"我得走了。晚上视频?"

"嗯。"我点点头,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白大褂在走廊拐角划出一道弧线。

我的设计作业最终获得了课程最高分。答辩时,教授特别称赞了"符合黄金分割的流线型设计理念",而我心里清楚,这背后有姜凡的影子。我们就是这样,虽然专业不同,却总能奇妙地互补——他的理论严谨为我的天马行空提供框架,我的创意灵感又时常给他研究方向带来启。

音乐才子的蜕变陈希:

上海音乐学院男生宿舍里,我的手机屏幕亮起陈希来的视频邀请。接通后,画面里出现的却不是他熟悉的笑容,而是一张疲惫又兴奋的脸。

"涛涛!猜猜生了什么?"他的声音沙哑却雀跃。

"你熬夜了?"我皱眉看着他凌乱的头和红的眼睛。

陈希挥了挥手里的乐谱:"斯特恩教授要把我的《四重星轨》推荐给国际青年音乐家计划!但需要重新编曲,我只有三天时间"

镜头转向书桌,上面堆满了咖啡杯和草稿纸。我的心揪了一下——陈希在视频里总是表现得很轻松,原来背后这么拼命。

"别太勉强自己,"我轻声说,"上次视频你就有点咳嗽。"

陈希的笑容淡了些,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琴弦:"其实这曲子是写我们四个的。每个乐章代表一个人,最后交织在一起。"他抬头看向镜头,眼睛亮晶晶的,"斯特恩教授说这曲子有深刻的思念与矛盾"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陈希的音乐天赋在上海音乐学院得到充分释放,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机会和邀约。上次见面时,他提到可能要去维也纳交换半年。

"希希,"我犹豫了一下,"如果如果有好的机会,你要抓住。我们都会支持你。"

陈希突然把镜头拉近,整张脸填满屏幕:"张涛,你听着。没有什么机会比你们更重要。"他的声音罕见地严肃,"我已经拒绝了柏林那边的邀请,因为太远了。维也纳我还在考虑。"

我胸口紧。陈希的音乐才华不应该被我们的关系束缚,但我知道对他来说,这份感情同样珍贵。屏幕那端,他重新露出标志性的灿烂笑容:"别担心!薛珅不是开了那个时空同步app吗?就算在地球两端,我们也能在一起。"

视频结束后,我收到他来的一段音频。点开后,清澈的钢琴声流淌而出,中间穿插着吉他旋律——那是陈希用音乐在说"我想你"。

数据天才的隐秘守护薛珅:

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里,薛珅来一张截图,是他最新开的"情感网络o"系统界面。复杂的算法流程图旁边,四个卡通头像用不同颜色的线相连,旁边跳动着各种参数。

「情感网络o更新日志:

-新增生理周期追踪(张涛的偏头痛周期已标记)

-优化冲突预警系统(陈希与姜凡上周辩论时长出平均值,已触调解方案)

-实验性添加"思念指数"算法(基于聊天记录关键词分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笑着回复:「你这是要把我们的感情完全数据化啊?」

薛珅秒回:「情感虽然无法量化,但表达方式可以优化。根据数据分析,姜凡在实验压力大时情感表达减少,陈希在创作瓶颈期情绪波动增加o,这些都需要系统调节。」

紧接着他又来一条:「ps:检测到你最近三次提到"建筑系展览",频率异常。需要关注?」

我心里一惊。建筑系的周子谦学长确实几次"偶遇"我,还邀请我去看他们的毕业设计展。但我从没在群里提过这件事。

「没什么,就是路过看到海报。」我含糊地回复,随即转移话题,「你这个系统太可怕了,什么都能检测到。」

薛珅来一个得意的表情:「情感维护需要全方位监控。另外,下周我会来理工大学参加ai研讨会,预留:oo-:oo给你。」

我正想回复,突然收到他来的一个链接,是清华校内论坛的页面截图。标题赫然写着《多元关系在现代校园中的存在形态》,帖人id是"sx_data"——明显是薛珅。

「你做了调查研究?!」我震惊地点开,现是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用数据和案例分析了非传统情感关系的合理性。

薛珅回复:「知识就是力量。清华lgbtq+协会邀请我下周做分享,材料也会同步到我们app的社会支持模块。」

我望着屏幕,突然明白薛珅在用他的方式守护着我们这段不同寻常的感情——用数据对抗偏见,用理性为感性辩护。

喜欢转入尖子班的日常请大家收藏:dududu转入尖子班的日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