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头长了的这些时日,戴小呆也不好好迎客了,没事就去集市转悠,打听剪的地方。
前世常留毛寸,如今长乱摆,实在觉得不便。戴小呆想着寻个店,赶紧剪了去,也好不那么招人眼目。
哪知集市的人听闻他要剪,都是一脸惊愕的神情,也有好心人劝道,不能剪。戴小呆却不以为然。
好不容易寻到一个修脸的店,竟然不做剪的营生。打听之下,从老板口中得知,削的营生,只有楼阁才做,寻常人做是要入刑的。
剪个还要入刑,这是什么规矩?戴小呆索性直奔楼阁去了。
迎客姑娘去楼阁削的消息,很快就在集市传的沸沸扬扬,不久就传到了杏满园。
王伯大惊,急忙喊小二去追。小二追到楼阁前,才堪堪追上。
急得狂呼:“妹妹使不得,不能削!”
剪个头,至于这么大反应吗?戴小呆懵逼的看着小二,难道此界也讲究,身体肤受之于父母,剪是大不敬?
小二气喘吁吁的言道:“一缕青丝,万缕功德,削就是削了功德。妹妹可千万不能做了傻事。”
戴小呆被小二哄着拽着,兴怏怏的回到杏满院,远见王伯门前急得跺脚打转。
这老人家是把他当自己人,真急了!戴小呆心里一暖。
小二向王伯挥手喊道:“拦下了!拦下了!”
王伯见到戴小呆长还在,长舒一口气,上前急急询问:“你若急需用钱,大可说来,王伯这里还有些积蓄,为何要去削换钱?”
“没有用钱的地方,只是感觉不便。”
“只是感觉不便?”王伯被戴小呆的话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不便,便要剪去,谁人说与你的?”
戴小呆想起前世,母亲说喜欢他留长的样子。初中前,去了理店,理师傅说不喜欢就剪了去,当即剪了毛寸,回去后把母亲气的直撇嘴。
母亲那句“我家小呆留长可好看了”,今犹在耳,只是再不见了说话的人。念此,阵阵酸楚涌进心间。
戴小呆苦笑着回道:“那剪的人说与我的。”
王伯拍腿惊呼:“你家人没与你说过头的事吗?”
“没有?”
王伯闻言,呼唤小二照看一下店面,自己引了戴小呆来到后院,慎重交代:“不知当初何人用何说辞骗你削去头,今后你便记着,不能削,万不可再做傻事。”
不待戴小呆开口,王伯又继续言语道来。
“以前受刑之人才削,如今也有走投无路之人,去那楼阁削换钱。但留下一寸用以自保,想着他日好转,再重修功德。可是,那功德岂能是如此好修,最后也只是比那楼阁内献尽功德的人,多苟活些许年岁而已。见此法不行,不再有人削卖钱,而是干起了抢掳头的营生,像你这般被人骗去头,也是头次听闻。”
王伯疼惜道:“你三月长,世间少有,以后再不可提及此事,当心被别有用心之人听了去。”
戴小呆闻言,才知此界,为长香,内有功德,与性命相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好死不如赖活着,入乡随俗吧。
……
杏满院生意越来越好,王伯也进了些灵兽肉、灵鱼肉,让厨子试着做做。
小呆妹妹自然受到厨子照顾,每次都是第一个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