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白云念什么 > 第87章 竹影琴音诉心曲(第1页)

第87章 竹影琴音诉心曲(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八十七章竹影琴音诉心曲

处暑过后,云麓山的竹林褪了层暑气,竹叶在风里簌簌作响,像是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私语。煜明抱着新采的竹简往书院走,忽见素秋倚着竹门,手中握着团墨绿丝线,间别着的竹簪是去年他亲手削的,此刻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明哥儿,快来!”素秋扬了扬手中的丝线,身后的竹架上晾着几串新制的竹风铃,“王木匠教我编的,说挂在窗前能招来秋风。”她转身时,衣摆扫过墙角的野菊,淡黄色花瓣簌簌落在竹席上,倒像是从《秋韵杂咏》里飘出来的诗句。煜明放下竹简,见她指尖被竹片划出道红痕,心疼地替她吹了吹,却换来她脸颊的绯红,“去年在溪谷,你替我包扎伤口时,也是这样。”

二人踩着满地竹影往竹林深处走,露水打湿了素秋的裙角。她忽然停在片野薄荷丛前,弯腰采摘时,间的竹簪晃出细碎的光:“记得吗?前年秋夜,我们用这些薄荷煮茶,你说‘叶含清露香盈袖’,结果茶煮焦了,倒把整个书房熏成了药铺子。”煜明望着她梢沾着的草叶,想起那晚月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竹影,比任何画作都动人。

行至竹林深处,忽见断崖边搭着间竹亭。素秋眼睛一亮,跑过去掀开竹帘,里面竟摆着架古琴,琴弦在穿堂风里微微震颤。“是老琴师的隐居处,”煜明轻抚琴身,见琴头刻着“听竹”二字,“他说唯有这竹林的风声,才配得上七弦之音。”素秋指尖轻触琴弦,泠泠之声惊起林间宿鸟,倒像是从《山居琴语》里流淌出来的音符。

午后忽有细雨飘落,二人躲进竹亭。素秋望着雨帘中的竹林,见千竿翠竹在风中摇曳,忽然轻吟:“雨打青竹声簌簌,风摇翠影韵悠悠。”这是煜明昨夜未写完的《秋雨竹韵》,此刻听她念来,竟比自己构思时更多了份空灵。她转头看他,睫毛上还沾着细密的雨珠,“你说,这雨是不是在替竹子写诗?”

煜明取过琴谱,指尖抚过泛黄的书页,忽见夹着的枫叶书签——那是去年秋日在枫林拾的,叶尖还带着素秋用朱砂写的“秋安”二字。他轻拨琴弦,《凤求凰》的旋律在雨声中缓缓流淌,素秋倚着亭柱,跟着哼唱起来,声音混着雨声与竹响,竟比任何乐器都更动听。恍惚间,他仿佛看见三年前在书院琴房,她第一次学琴时,指尖按在琴弦上疼得直皱眉,却仍倔强地说“要弹出能配得上你诗的曲子”。

雨停后,素秋在竹亭外的石板上铺开宣纸。煜明见她取出那支用溪谷山竹做的笔,笔尖蘸着雨水研成的墨,忽然想起《雨中作画》里的句子:“以雨为墨竹为纸,绘尽人间一段痴。”她画的正是此刻的竹亭,雨珠顺着竹叶滴落,亭中古琴泛着微光,而角落里藏着两个并肩而立的小人,裙摆与衣角被风吹起,倒像是要融进这竹影之中。

暮色漫进竹林时,老琴师回来了。他见亭中二人,笑着取出新焙的茶饼:“难得有知音,且听我弹支《潇湘水云》。”七弦骤响,仿佛有千顷波涛在竹林间翻涌,素秋听得入神,忽然想起去年在江边,煜明指着翻滚的浪花说“这水势,该用‘怒涛卷雪拍云崖’形容”,此刻琴声中的澎湃,竟比江水更震撼人心。

夜深人静,竹林归于沉寂。素秋抱着新画的《竹亭雅趣》回到书院,见煜明正在整理诗稿,案头放着刚写的《听竹有感》。诗里藏着无数细节:她编风铃时的专注,弹琴时的陶醉,还有画中那两个依偎的小人。末句写着“竹影摇窗琴作伴,此生愿老此山中”,她忽然想起白天老琴师说的话,“真正的知音,不是听懂了琴声,而是听见了弦外之思”。

窗外,月光穿过竹叶,在地上织成破碎的银网。素秋将画挂在墙上,见画中竹亭的阴影与窗外的竹影重叠,倒像是把整个竹林都搬进了屋子。煜明走到她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肩:“你看,这竹影多像我们的故事,看似零散,却早已交织成篇。”他说话时,有夜风穿过窗棂,吹动案头的诗稿,沙沙声与远处隐约的竹响呼应,竟像是时光在轻声和唱。

更漏渐深,素秋枕着煜明的诗稿入睡,梦里都是竹林的清响。恍惚间,她看见多年后的自己,仍在这竹亭里与他对坐,看云卷云舒,听琴音袅袅,而案头的《云麓词心录》早已写满,每一页都浸着竹影、琴声与彼此的目光。煜明还在灯下书写,笔尖划过宣纸的声音,混着窗外的竹涛,渐渐织成一永恒的诗,关于爱,关于时光,关于永不褪色的词心。

晨雾未散时,煜明站在竹林边,看素秋在薄雾中练琴。她白衣胜雪,与青竹融为一体,指尖流淌出的音符惊起林间白鹭。他忽然想起《秋雨竹韵》的末句,笔尖落下时,惊飞了停在琴上的蝴蝶——原来所有的美好,都藏在这竹影与琴音的交织里,在云麓山的晨昏交替中,酿成最动人的篇章。

远处,炊烟在竹林间升起,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却在这竹影摇曳、琴音袅袅中,继续写成新的词心。每一次拨弦,都是岁月的回响;每一笔落墨,都是时光的馈赠。云麓山的风穿过竹林,将昨夜的诗稿翻得簌簌作响,却翻不动那些早已刻进彼此生命里的,关于爱与诗意的,永恒旋律。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dududu云麓词心录:白云着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