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不许谈恋爱
几天以后、年级大会,霍书记宣布年级有关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小组任命:
年级理论学习小组:组长霍祥豫、副组长曾庆良、柳军生、忆江南;
小组成员包括三个班级的正副班长和宣传委员;一班的上海女知青邱惠珍名列其中,这个很不容易;因为她好学上进勤于思索,虽然不是班组干部、而是作为学生代表入选当中的。
年级宣传报道小组:组长杜长河、副组长岑俪琳、小组成员包括屠金荣、洪祥笙;
有三名成员都是一班的学生,一班的同学都觉得很骄傲“我们班里人才最多”。
年级团总支书记倪子祥、副书记饶立夏、宣传委员杜长河、青年委员王桂华、保卫委员苗水生。
年级治保小组:顾民强、沈玉其。
文娱体育小组:袁媛、沈玉其、柳军生。
年级学生会:赵冬梅、葛中立、庄秀娥。
学校团委:倪子祥、袁媛、吕汉华。这个吕汉华是全年级的小学弟,只有岁。
第一团支部书记忆江南、副书记兼组织委员帅小雅、宣传委员秦隽、青年委员李莉玲、保卫委员沈玉其;
第一团小组长秦隽、第二团小组长赵倩云、第三团小组长李莉玲、第四团小组长帅小雅。
看来,二位书记还真是采纳了忆江南大部分意见,社会工作具有了广泛性、起码是把倪子祥推到了比较多的社会工作当中去了。
学校礼堂放映电影《洪湖赤卫队》,各个组长负责电影票。
有的组长是一把票抓在手上撒开,反面向上由同学自己抽取;第四组组长陆远良是逢人随意分,个别同学拿到第一排的票,很不高兴,硬是要退换一张。
陆远良把这个矛盾上交给忆江南:“第一排的票,哪个会喜欢啊,怎么处理啊?”
忆江南提出和他换票:“你那个一排的票,换给我吧,我的眼睛有点近视,一排的票正好”。
其实忆江南也是第一次坐在第一排看电影,她现银幕上的人物特写镜头时,看得特别清楚;连嘴角上的一颗小痣,额头上有一个小小的浅麻子都一清二楚。
忆江南逢人就宣传,坐在一排的好处,以后前排的电影票基本就被班里的学生干部们包圆了。
学校刚刚放映了电影《洪湖赤卫队》。
同学们都在传唱电影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娘的眼泪似水淌》、《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小曲好唱口难开》……
忆江南不知道的是,班里的同学们,已经在自动对号,把她比作电影里面的女主人公韩英,那个飒爽英姿的风采是一模一样的。
有一次从年级办公室开完会出来,就听到一个男生正在下楼梯;他正在哼唱《这一仗打的真漂亮》;他的声音非常圆润响亮,忆江南三步并作两步追了下去;一看就乐了,原来是一班的张好男,上海知青,哈哈,又抓住了一位文娱骨干。
学校的门卫传来消息,有部队的战友来找忆江南。
赶到大门口一见,原来是前线军区通讯兵部的老乡杨国立和另外一名军人送退伍兵到浮州,杨国立已经提拔为干部了,身着四个口袋的干部军装格外显眼。
又是老乡又是战友,能够在浮州难得一见、真是喜出望外;就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席地而坐侃侃而谈。
杨国立从来没有进过大学校的门,听说忆江南正在大学读书,非常好奇,就想进这个校门看看大学是什么模样的。
他两人刚走到大门口,正在向门卫打听这个忆江南在哪个年级哪个班?
门卫还没有来得及答话,身后就有一位o多岁、头有点谢顶干部模样的人,非常戒备地反问:“忆江南是今年入学的新生,一班副班长;她是一个女同志,你们和她是什么关系,找她有什么事情?她现在正在上课,你们找她不太方便,以后再来吧”。
第一次进大学门的“土包子大兵”,一进门就碰上这么一位“极左分子”、一连串的问话、当面给了这两位军人一个大钉子,气的他们七窍生烟。
年轻的军人也不甘示弱,偏不走,就一直等着见到忆江南才行。
听说了他们两人这么一形容,就知道那位“极左分子”可能是谁了,不方便把领导的姓名“供出来”,只能含糊其词说道:“咱们年级的书记,也是部队的转业干部,他反对大学生谈恋爱”。
杨国立再问“他自己结婚没有?马列主义手电筒专门照别人的吗?就算是在部队当女兵,岁的女战士也可以打报告申请结婚了,为什么还不许见战友、不许谈恋爱?”
忆江南回答:“现在大学里面要求比部队还严格,上一届有一个大学生未经批准、私自结婚,结果全校大会点名批评、开除团籍、还记了大过一次;大会上还宣布:今后有人再犯、作开除学籍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