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国日化1981格格党 > 第53章(第3页)

第53章(第3页)

展天成都愣了,“你怎么知道我学?”

周渔说:“你背着个录音机,谁看不出来。”他有钱,买的是从粤东进口的,不算大,天天背在身后,一看就是录音呢。

展天成这才说:“我原先觉得开门市部很简单,就是便宜给大家看电视,态度好点。来了后发现不全是这些,可我也不懂到底是什么,你说的都是我根本不懂的知识,录下来有空听听。”

"你说,展博是不是也这样厉害,但我的觉得展博没你厉害,他是靠着家里,你靠着自己。"

周渔就说:“我不了解展博,不过他这样的出身,一定受过最好的教育。你要是想就当个富家翁,这样就挺好,如果还是心里不忿,想去香江讨公平,就得学习。”

“学什么?”

展天成别看一开始瞧着不怎样,但相处起来还不错,说不管是真不管,从来不打听,甚至连门市部都不来,一点麻烦都不添,这样的投资者,后世有,这个年代太少了。

用他的话说:“说话得算数,我只分钱,不给你添麻烦。”

他守规矩,周渔也想帮帮他:“两种大学,一种是社会大学,去摸索着干,失败了就吸取教训,成功了就总结经验,一点点做起来。一种是真正上大学,读书考试去学习理论。”

展天成想了想说:“我小学都没毕业,上大学不行。还是前面那个吧。我不能在一号店工作,你能给我介绍个地学学吗?”

周渔看着他,这小子最近是老实多了,打扮也趋于正常,看起来舒服多了,周渔想了想说:“这样,我认识个朋友,开货车倒卖东西,你有本钱,从小商贩做起吧。”

一号店这边这么热闹,而市中区刘庆芬的家,则被人敲响了大门,弟妹都有点紧张:“不是又来问电视的吧。”

这消息根本瞒不住,他们一回来才知道,早就传到住处了,大家都等着看大彩电呢。

刘庆芬早就想好了托词:“我给我同事了,她说一个月给我40块钱。”

大家一听都愣了,“这么大彩电,干嘛给同事。哎呦大家都想看呢。”

刘庆芬就说:“我想考大学,原先没钱,这样不就可以了吗?我们家要彩电也没用啊。”

这样一说,别人也没话说,只是看电视的希望落了空,就有调皮的半大小子往院子里扔东西,弟妹想出去质问,都被刘庆芬给拦住了。

这会儿居然又有人来了,刘庆芬准备不吭声,结果外面却说:“你好,我是国家日报的记者徐飞,我想采访一下你。”

居然是报纸的,还是日报的,刘庆芬是日报的投递员,现在技术发达了,国家日报排版结束后,通过传真发给各省市日报印刷厂进行印刷,由投递员统一投递,这个名字她有印象,她问:“你采访我干什么?”

徐飞在外面说:“我想做一个关于一号店服务的报道,是正面的,想从一等奖入手,想问问你今天的感受。可以聊一聊吗?”

话落,咯吱一声,刘庆芬打开了门,“你有工作证吗?我可是报纸投递员,我认识的。”

徐飞立刻说:“有,我给你看!”

第二天,周渔带着梅树村的人就回了家。歇了一天,就跟着伍月华去火车站接了顾承耕。

这是时隔五个月后,周渔再一次见到顾承耕,上次见他,这位县长就给周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见他又有不同,他的两鬓居然生了白发,周渔可记得他才27岁。

这次南州市是由张宁副市长带队,所以并没有说话的机会,不过顾承耕显然是认出她来了,冲着周渔笑笑点了点头。

南州想跟吴县合作,做北方的冬季菜供应点已经很久,之间的不少细节都已经沟通过了,更何况,按着夏国的传统,来访第一天肯定是谈不到特别关键的地方,上午先陪着吴县一行人在南州逛了逛,下午就是吴县一行人做报告。

周渔跟着听了两天,倒是对南州的政策更了解一些。不过她属于这里面的小兵,倒也没有跟顾承耕交流的机会。

也就是第一天交流结束后,有个自由谈的时间,顾承耕走到了周渔的跟前,笑着说:“我听了你好多故事。种蘑菇的,还有开门市部的,可惜我们这次时间紧迫,要不我非要去看一看你的一号店。”

“您感兴趣吗?”周渔大胆地问,“它可不止是一号店,还可以是二号店三号店。”

谁都没想到,周渔还是胆子这么大,居然在这里还敢推销她的门市部,这可是跨越了千里呢。

周渔的老熟人,采购组组长卓翼,经过上次和周渔一起定菜卖蘑菇,已经很熟悉了,这会儿都想给她拉住,副市长可在呢。

哪里想到,顾承耕居然说:“我们今年开始,已经逐步向着南菜北运南方集散点发展,吴县虽然是一个县城,但每天经过的货运量已经排列在粤东之首,来往的商贩也是急剧增加,我们的确需要招商引资,将县城环境建设得更好,周经理,就算你不说,我也是会邀请你的。”

“不过这次我的时间有限,不如这样,你能否写份详细的材料,交给房名,我们会着重考虑的。”

这不就是有意向吗?

周渔立时笑着说:“好的。”

行程安排的非常满,而且两天过后剩下的具体协商,都不是周渔能参与的,所以,第二天活动一结束,周渔就专门去跟顾承耕告别。

顾承耕看着她遗憾地说:“我们似乎每次见面都很匆匆。”

好像是的。

上次见面,是因为旅馆饭店的老板们,害怕周渔抢了他们的生意,要赶周渔离开,两个人交流的时间并不多,所以都是言简意赅,顾承耕三言两语肯定了周渔的生意能做,周渔则投桃报李解开了顾承耕关于种植面积不够产生的忧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