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县,酉时,正是刑房日班与夜班交接之时。
忽然传来命令,所有捕快、捕吏暂停交接、下衙,留下一半捕快、捕吏在刑房待命,另一半捕快、捕吏,则是在两位八品捕头的带领之下,直扑县城坊市而去。
与此同时,若是有心人便会发现,埠县之中的城防军也调动了起来,在埠县几处城门、施水河码头上,都增加了巡防、镇守的力度。
甚至,笼罩整个埠县的防御大阵,都在空中浮现刹那又消失,这是大阵预热,随时准备启动,封锁埠县内外之意。
“出事了!”
埠县之中五家县豪、衙门各房官吏、常驻县城中的修士等敏锐之人,都已经察觉到不对,感受到了县城之中隐隐浮现的肃杀、威压气氛。
只是,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着消息,或是缩回家中提防准备着。
梁甲辰此时紧跟在卢叔身后,随着刑房捕头、捕快的大队伍,已经进入了县城坊市,直扑‘丹芝堂’而去!
在他将自己的发现禀报卢叔,并拿出那剩下的小半截有问题的‘定魂香’作证后,卢叔也是面色凝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关心过梁甲辰的情况无碍后,便带着他直接前去拜见陆县丞,让他当面将这些情况向陆县丞做禀报。
于是,便有了这一次刑房两位捕头,率领一众捕快、捕吏直扑‘丹芝堂’的行动。
甚至,不只是刑房在行动。
陆县丞还通知了县令与县尉,调动了城防军配合加强对‘埠县’的封锁,甚至将护城大阵预热,随时可以启动!
就是担心刑房万一在‘丹芝堂’中搜查出什么大问题,城中有些人会狗急跳墙,闹起乱子来。
到时候,就需要城防军、还有护城大阵等都配合镇压了。
毕竟,这‘丹芝堂’的背后,可是还有着一个埠县五大县豪家族之一的李家。
“贵客临门……”
很快,刑房一众捕快、捕吏便到了‘丹芝堂’前,殿中侍者迎客词还未说完,领头的夏捕头已经是一声令下道:
“将‘丹芝堂’包围起来,不许放跑一个人!”
这一次带队行动的两个八品捕头,分别是夏书山捕头与刘刚捕头。
其中,夏书山捕头出自县城五家县豪之一的夏家,刘刚捕头则是平民百姓出身,算是陆县丞的心腹。
陆县丞安排这两位捕头带队搜查有着县豪李家背景的‘丹芝堂’,显然也是有意安排的。
毕竟,大秦仙朝对于各地主官的安排,向来都是奉行‘异地为官’的政策。不选当地县豪、郡望家族之人在当地担任主官。
这些地方县豪、郡望家族之人基本只能在当地担任辅官、仙吏等职务,想要担任主官,就必须离开家乡异地为官。
所以,埠县的三位七品主官,县令、县丞与县尉,都不是埠县之人,甚至都不是九江郡之人,而是从外地任命而来。
只有县衙中的不少八品、九品辅官,还有曹吏、士兵等,才多是埠县本地出身,其中就有不少埠县五家县豪之人。
便如这刑房之中,自然也有县豪李家之人,不过如今都被留在刑房中待命,没有向他们透露丝毫此次行动的目标、细节等。
所以,在大秦仙朝中,各地主官与地方修士家族之间的矛盾、斗争、调和问题,向来都是各地州县一大主流。
便如这一次,陆县丞派夏书山与刘刚两位捕头领队搜查‘丹芝堂’,刘刚自然是代表着陆县丞,而夏书山则是因为埠县五大县豪中夏家与李家本就多有不和,派他领队,也是有着继续挑拨两家、增加两家矛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