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大家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无论哪个环节,哪怕一丁点的差错,后果不敢估量,
正如,百般努力始有成,半点疏忽便归零。”
王翠妞的声音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
“接下来,一部分人继续跟着阿牛,
整理作坊,把场地腾出来,尽量让工作有序;
另一部分人,和我一起彻查枇杷膏变质的原因,
尤其是运输和储存环节,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各自领命而去。
阿牛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
在作坊里忙碌地搬运货品,
试图清理出更多空地;
王翠妞紧蹙着眉头和石柱福、药师,围坐在屋内的木桌旁,
桌上那几瓶变质的枇杷膏,显得格外刺眼。
“那天送货的时候,天气咋样?有没有啥异常?”
王翠妞抬头看向石柱福,
目光里满是焦急与探寻。
石柱福挠了挠头,努力回忆着:
“那天……日头挺大,不过一路上,
也没啥特别的事儿啊,马车稳稳当当的,
我和阿勇,一路都盯着货品呢。”
“那到了县城,交接的时候可有耽搁?”
王翠妞又追问道,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敲击。
“没耽搁多久,我和张老板的伙计,当面点清后,
就卸了货,那时候看着都好好的。”
石柱福说着,眼神中透着笃定,
可转瞬又黯淡下来,“谁能想到会出这岔子。”
药师在一旁轻轻捻着胡须,沉吟道:
“从这膏体的模样看,变质像是受热又受潮,
可咱们包装的时候,都放了防潮纸,按理说,不该啊……”
王翠妞咬着下唇,思索片刻后,
猛地站起身来:
“不行,我得再去问问阿勇,
他常年跟着送货,说不定能想起啥关键细节。”
石柱福也赶忙起身:“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来到阿勇家,
阿勇正坐在院子里,修补打猎的器具,
见他们进来,忙起身招呼:
“三哥,三嫂,你们咋来了?”
王翠妞快步走上前:
“阿勇,咱还得好好唠唠,上次送货去县城的事儿,
你仔细想想,路上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哪怕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都别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