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开口,随即带着一抹好奇询问。
“殿下,盐最近的确有些不够了,大量海鱼出现,熏制需要大量盐,这一次直接消耗了,我们之前储存的。”
听着姜晨询问,小桂子松了一口气,随即迅速开口,将情况汇报了出来。
“??”
只是听着小桂子的话语,姜晨更加茫然。
好家伙。
那是海鱼。
不是淡水鱼,就算需要盐,也用不了多少。
甚至就算是淡水鱼,也没见过身处于海边还缺盐的。
不过这一种疑惑,仅仅持续了片刻,很快姜晨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个世界还遵循着煮海为盐的基本流程。
以营地不过才八千多人的情况下,煮海为盐的人数又少。
之前还好。
哪怕有着五千人加入,也是足以满足需求的。
可当每日超过六万斤鱼获要熏制之后,明显就支撑不住了。
毕竟八千人不可能全部煮盐,有个四五人就不错了。
这四五十人,一天最多也就五六斤海盐。
以这样的规模,一天也最多是两三百斤盐而已。
八千人,都重体力活,每天消耗盐就到达了两百斤,每天能够剩余的盐就不多,加上这一波海鱼的消耗,自然很快就见底了。
姜晨若有所思。
很快叫来了段楚平。
在段楚平这边,他又了解了更多的信息。
才明白,在这个时代,目前还并没有晒盐这个流程。
一方面由于没有水泥的原因,晒盐其实是很麻烦的事情,很容易将沙子什么出现在了海盐之中。
另一方面则是杂质根本无法过滤。
相比之下,煮盐已经可以做到初步过滤了。
哪怕煮出来的海盐,其中还是蕴含着不少杂质,可已经足以食用。
自然就没有什么人在意晒盐了。
只是很显然,相比于晒盐,煮盐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脑海之中,一道道的念头回响。
很快,姜晨双眼一亮。
强化的记忆,让他很快想到了晒盐的方法。
晒盐是指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在华夏沿海地区,有很多盐场,通过圈围海水的方式,在太阳下暴晒,使水分蒸发掉,逐渐结晶形成固态的盐。
在姜晨前世,他也看过了很多这一种类似的视频和小说。
基本的描述方法也差不多。
可以肯定,这一种方法应该是有效的。
想到这里。
他迅速招呼着段楚平带着二十几名青壮开始了行动起来。
首先就是选择地方。
选址需要平坦开阔的地势,以便于海盐的晒制和盐田的布局。背风坡也是理想的选择,以减少雨天的影响。此外,泥质海滩有利于提高盐分吸收和保留,晴朗多日、降水少、蒸发旺盛、平均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也是海盐晒制的理想环境。
这无疑是最为困难的一步。
不过好在这一处南岸所在,本就是日光极为充足。
琼州的雨水本就不多。
姜晨很快就在西侧的港口找到了一处极为合适的。
这里长时间被太阳直射,时间超过了十二个小时,无疑是最好的晒盐之地。
实验的第一步,就世界建造盐田。
有着水泥在,这一点倒是很简单。
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盐田就已经被建设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