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明开局随永乐北 > 第71章 当时全场寂然无人反对(第2页)

第71章 当时全场寂然无人反对(第2页)

所幸,这一切都被她做到了!

时间如流水,很快便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大明朝举行了年末最后一次朝议,场面极为隆重。

京城之中,所有官阶达五品及以上的官员齐聚一堂,衣冠齐整,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上的朱棣淡然开口:“各位爱卿平身。"

"一年之中发生许多事情,全赖各位尽职尽责替朕排忧解难,甚是欣慰!如今临近年关,朕也不占用大家太久,只公布一件决议。"

随声一唤:“念旨!"

贴身太监手持黄帛宣读圣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四子梁王朱高焱年少英才,处事果决睿智,在国家危急时刻屡次勇于担当时任。即日起加封其为日月府府主,官职正二品,享有遇事先行处理之权力。钦此。"

圣谕结束后,大殿之上陷入短暂静默。

群臣面露茫然,心中皆不解——莫非陛下当真要这么做?确实,在前些时的宴会上借着酒意,朱棣曾经提及要将刚设立的日月府交给梁王打理,但那时大多数人认为只是醉话,并未加以拦阻。不曾想今日朝堂之上当众宣旨,明显是有正式任命之意。

这……开什么玩笑!八岁的孩童担当要职,品级竟与六部尚书比肩,岂非儿戏?

须知,金銮殿上的六位尚书,哪一位不是历经刻苦攻读、荣登金榜,于宦海沉浮中两鬓斑白,才得以官居二品?

倘使此事成真,无疑是抹杀了他们寒窗苦学的十年以及数年来不懈付出的努力。

另一边,太子朱高炽低声叹息,心中暗道:父亲啊,这下您真是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先例!

年仅八岁就位居正二品,别说是在我大明,即便纵观历史,这样的情况也绝无仅有。

这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断奶还不过几年而已呢!

至于朱高煦,早已气得连胡须都在颤抖,脸庞涨成了铁青色。

要不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他定会甩袖而去,回家打碎几只花瓶泄愤。

反观朱高燧,则出奇冷静。略一思索后当即说道:“恭喜梁王殿下,稍后三哥必会准备一份厚礼送到府上庆祝。"

然而内心却在冷嘲热讽:小家伙,即便你有几分能耐,做官岂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等着瞧吧,早晚有一天闹出笑话来!

朱棣轻咳一声,随后严肃问道:“就一个人赞成吗?你们各位还有什么要说的?"

杨荣迈前几步道:“我们认为梁王天赋异禀,头脑清晰敏捷,堪称难得人才,可毕竟年事尚幼。"

"日月府的职责非同小可,由梁王掌管,恐怕难免出现纰漏。"

"即使陛下意欲锻炼皇子,也无需太过匆忙,不如先赐一个清闲职务,偶尔去衙门转转就行,不必参与具体的政务处理,依然享受俸禄供给。"

听完这句话,朱高焱简直差点举手表示支持了——不劳而获还有俸禄,这是天大的好事!

朱棣扫视一圈,在座众人,又问了句:“梁王,你觉得如何?"

朱高焱硬着头皮答道:“儿臣认为杨大人说得有理。"

"别糊弄了!"

朱棣冷笑一声,看向群臣:“既然杨爱卿都说话了,你们谁还有异议?"

满朝文武几乎是齐声请求道:“望陛下慎重考虑。"

朱棣挥了挥袖子:“你们呀,总喜欢给朕找难题。"

"在之前的晚宴上,朕已经当众开口宣布,并册封梁王为日月府主事。"

"当时全场寂然无人反对。"

"如今到了正式封职之时,反倒都站出来了劝朕收回旨意。

"如果就这么更改了决定,岂非成为天下人的笑谈,令圣上言而无信?"

说完,目光又转向朱高焱:“梁王听令,朕正式册封你为主管日月府之责……"

"待府邸建成之日,也就是你立即就任之时。干得好坏朕自会严加审视!"

"儿臣遵命,叩谢圣恩!"见老头子真的发火了,朱高焱只能迅速接下这个任命。

事情尘埃落定后,朱棣起身吩咐道:“既然定下了规矩,那就这样吧。太子、汉王、**、梁王暂且留宫,其他人退朝!"

"顺便传皇太孙速来,一刻不可延误!"

众文武看到这般景象,心中明白再无翻案可能,一个个闷闷不乐地离去了。不由得感叹:十年的勤学苦练,还不如生了个好爹呢!

奉天殿内。

朱家四兄弟面面相觑,皆不清楚老爷子为何单独留下他们四个。

原来,退朝之时朱棣只说了留人的决定就先行离去了。

等待片刻后,焦躁不安的朱高煦拽着朱高炽询问:“太子兄,父皇为何让我们留下?"

"搞不清楚原因,心里总觉得没底啊!"

朱高炽把双手揣入袖内,撇嘴回道:“你问我,我又能问谁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