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再看看一旁低头猛吃的张耀强,又觉得,就这个死男人,也配不上更好的自己了。
现在这样,就挺好!
一家人一起吃过饭,张耀东带着礼品送郝大力回东棉花胡同。
郝家夫妻不知道两人什么时候归来。
等他们到来的时候,一个坐在炕上补袜子,另一个则是在给第十三个孙子做玩具手枪。
看到张耀东带着一大麻袋山货和野猪肉上门,郝母忙表示亲家母太客气了。都给他们了,张家吃什么。
“不多的,妈。我们家还有不少,我妈说这边人口多,这些分一下就不剩下什么了。”
“你叫我什么?”郝母有些懵逼。
“妈啊。”张耀东满脸坦然,“我跟大力都领证了,当然是叫妈。”
郝母突然就有些拘谨:“理儿是这么个理儿没错,但是,这不是还没有举办婚礼……”
一旁的郝父打断她:“早晚的事情,别搞脱裤子放屁那一套。”
郝母撇撇嘴,不搭理他。
让张耀东坐下,又从里屋取了糕点和饼干过来。
他们家老三媳妇儿在老道口供销社当售货员,偶尔能弄到不需要票的东西。
比如这些糕点和饼干,都是运输回来时候有破损的,按政策,应该是不要票当残次品卖掉。
但实际上,东西不等到上柜台,就会被他们内部人员瓜分一空。
张耀东吃着甜滋滋的枣泥糕,告诉郝父,郝母,房子的事情已经谈妥。
“就在我们大杂院的前院,两间东厢房……
位置确实不太好,但离我爸妈和您二位,还有力力的单位都挺近。”他说道。
郝母点头:“不挪地方挺好。
不说别的,街坊四邻都是相处惯了的。这总比到了新地方,重新跟人打交道强。”
“可不是吗?”张耀东十分认可她的话,认真的说道,“我们院子的邻居,都是打小儿看着我长大的,我跟他们处的特好。
尤其是那些大妈,看到我都跟看到亲儿子似的!”
亲眼看到他怒怼张二丫的郝大力:“……”
郝家父母不知道张耀东在院子里的破破烂烂的名声,听到他的话,自然是很开心。
郝母又想起一件事:“东子你不是说得了一张自行车票吗?”
“对,托关系搞到的。”
“你们家为结婚都买了两间房了,我跟大力他爸爸就商量着,给你们买一辆自行车……”郝母说道。
还没到七十年代,所谓的三转一响并没有普及开来。
一般情况下,婚礼也就准备四大件其中之一,也都是由男方准备。
但张耀东家里已经买了婚房,而且是两大间,所以郝家觉得自家出自行车很正常。
张耀东装模作样地推辞:“力力嫁妆是自行车?这不好吧。妈……你们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不会,大力她爸爸一个月工资五十多,我做零工一个月也有十几块。
再说了,大力还有八个哥哥呢,不够让他们一人凑点。”
郝母很自信,一辆飞鸽大链盒才179元。
就算让八个儿子平分,一个人才出二十二块四。
张耀东还想再假意推辞,一旁的郝父悠悠开了口:“别装了,你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