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另一位男同志走了过来,这人看着要成熟稳重了些。
他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伸手过来看着也十分坦荡。
“瑞哥!您的爱人彩萍姐在我们厂食堂上班,我知道。”云苏苏来拿上也挂上了笑容,这对夫妻俩给人的感觉还不错。
“哈哈!昨晚我回家,我爱人就跟我说我们采购办刚来了一位小姑娘。她说长得可好看,性子也直爽。”
一旁的毕爱国一看云苏苏对他们两人的态度似乎有些不一样,不禁心中不悦。
这时正好秦汉军和张华强来了,几人又闲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他们二组的采购有时候也是分任务的,每个人采购的东西不同。谁要是不能完成,就会找其他人接手。
不过这样一来,虽然业务能力不行,不会被辞退,但在领导面前丢脸是肯定的,给人一种办事不行的印象,对以后的升职也很不利。
如果是紧急任务,一旦不能完成,那也得受处分。这个看任务难度和情节严重程度来定,不过这种情况较少。
秦汉军和云苏苏说了,其实他们厂里的采购任务并不重。
不过真正去采购的人其实也没几个,首先正副组长不会出任务,只有在任务紧急的时候,才会出动。
郑柯也不用,她是做归纳和整理的。就是把上面的任务分摊出来,而后把采购来的物品整理归类,将每个人的业绩记下来。
其实就是前世的文员加秘书一职,工作并不忙,很是轻松,一般人可做不到这个岗位。不过相对的弊端也有,就是不容易升职。
至于业绩这个事儿,是为了到年底评绩效的,会影响年底评选先进采购员光荣称号。
当然,也不是每年都有。因为这个先进光荣者的称号基本上会被生产车间那边的工人得到,因为采购员要做出耀眼的业绩来不容易。
只是去年,张华强竟然获得了一个,这可是他们采购办的荣耀。
郑柯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脸上还一副与有荣焉的笑容。
也就是说以前出去采购的只有4人,现在她来了,成了5个人。
“其实云同志也不必紧张,第一个月不用跑采购,跟在我身边跑,多看就成。”
说到底,这工作就得看人脉。以前王兴伟的人脉分给了秦汉军一些。秦汉军接手了那些熟识的厂子领导和供销社、百货商店的领导,采购一些物资也不是难事儿。
云苏苏看过秦汉军采购的物资,每年都是那些,应该是维系了很多年的关系。
至于这两年采购的新物资,也就一两样,估计是没发展到什么人脉的。
董瑞也有固定采购的渠道,什么肥皂、洗衣粉、火柴,他都能搞到一些。还有铁制品什么的,他也能采购到,就是量少。
看来他的人脉在生活用品方面,食品类的就少了。
至于毕爱国,他是去年来的,中专毕业,至今还没转正,和她一样,目前就是个干事员。
这人从去年年底开始单独采购物资,但明显不如张华强。
采购到的东西有些凌乱,什么都有。如水果、粮食、副食品等。
大多都量少,品种杂乱,她越看越觉得像是下乡从老乡家里收购的。
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为毕爱国不是本地人,来这里读了中专就地分配,在本地肯定没多少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