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羽攥紧铁床沿,指节泛白。陈建平的藏青色西装皱巴巴的,领带歪在锁骨处,银制领带夹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乌龙茶渍——这是他连夜整理证据时惯有的模样。囚室顶灯在头顶发出电流杂音,像极了母亲临终前监护仪的蜂鸣。
“不是故意损毁,是过失。”陈建平的手指敲了敲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拟好的《认罪协议书》,“宁市中院刘法官同意缓刑,前提是你当庭承认‘失手碰坏’那幅《寒江雪意图》。”
“失手?”林小羽的声音撞在水泥墙上,惊起墙角几只小飞虫,“监控里分明是张建军的保镖攥着我的手砸向画框——”
“证据室昨晚‘失窃’了。”陈建平突然压低声音,镜片后的目光扫过铁栏外的走廊,“周检察官今早收到匿名信,附了你外婆在JB区养老院的监控截图。你知道永盛帮的人能把轮椅推进‘意外’事故现场。”
林小羽浑身发冷。上周探病时,外婆枕边的青瓷碗莫名换成了白底红花的样式——那是永盛帮二把手张建军情妇的喜好。她指甲掐进掌心,想起父亲坠楼前,办公桌上的明代拓片突然被换成印刷品,和眼前的场景如出一辙。
“缓刑两年,社区服务在国明基金会下属的启智中心。”陈建平推过协议书,指尖停在“禁止离开宁市”的条款上,“赵国明的私人别墅在青岚山,二十四小时安保。你签字后,今晚就能搬过去。”
窗外传来囚车碾过石子路的声响。林小羽盯着协议书上自己的名字,想起赵国明在订婚宴上的承诺:“等办完海城的项目,我们就去敦煌看壁画。”此刻他应该正在海城处理永盛帮渗透的证据,却不知他的对手正用她做筹码。
“如果我拒绝呢?”她望着陈建平磨旧的皮鞋——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穿的款式。
律师沉默片刻,掏出手机划开相册,推到她面前:照片里,大学室友苏晴正被两个穿黑西装的男人“陪同”进入永盛大厦,玻璃门倒影里,张建军的得力手下正把玩着弹簧刀。
“苏晴今早收到的‘offer’,是永盛旗下的猎头公司。”陈建平的声音像浸了霜,“他们开始清场,小羽。这不是庭审,是围猎,我们能争取的,只是让你从‘猎物’变成‘诱饵’。”
林小羽闭上眼。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拓片残页在记忆里浮现,上面用朱砂画着半朵玉兰花——永盛帮的标记。赵国明曾说,这是解开十五年前码头纵火案的关键。此刻她忽然明白,这场认罪协议,或许正是撕开黑幕的契机。
“缓刑期内能接触证据吗?”她睁开眼,目光落在陈建平胸前的律师徽章上。
“每周三可以去启智中心整理档案——”他的手指在“社区服务内容”上点了点,“国明基金会的档案库,和宁市文物局的资料库联网。”
林小羽心中一动。赵国明曾说过,永盛帮走私的文物会通过基金会账目洗白,而《寒江雪意图》的真迹,极可能藏在档案库的加密文件里。她接过陈建平递来的钢笔,笔尖悬在签名栏上方:“我要和赵国明通话,现在。”
律师犹豫半秒,摸出被磨得发亮的翻盖手机——在看守所使用私人通讯设备属于违规,但此刻他已拨通了海城的号码。电话接通瞬间,背景音里传来港口机械的轰鸣,接着是赵国明熟悉的嗓音:“小羽?”
那个带着青瓷茶盏温度的称呼让她喉间发紧。她盯着陈建平警告的眼神,强迫自己冷静:“陈律师说有份协议能让我离开这里,但需要我承认……过失损坏文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长到林小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随后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响,显然赵国明走进了隔音舱:“三天前,我在海城港截获了永盛帮的走私船,货单上列着‘明代墓志铭拓片’——和伯父当年保护的那份一模一样。”他的声音压得极低,“但还差装裱师的口供,需要时间。”
林小羽瞬间明白。赵国明所谓的“时间”,是要让永盛帮以为他们的阴谋得逞,从而暴露更多罪证。陈建平眼镜后的目光在闪烁,她忽然意识到,这份看似妥协的协议,正是他们打入敌人内部的钥匙。
“我签。”她对着话筒轻声说,“但你要答应我,等一切结束,我们去莫高窟看真正的《寒江雪意图》——”
“一言为定。”赵国明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背景音里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青岚山的别墅里,你床头柜的青瓷碗底刻着‘安’字,那是当年码头工人传递消息的暗号。每天晚八点,碗沿朝东,会有人来接你‘散步’。”
电话挂断的瞬间,陈建平已经展开钢笔,笔尖在协议书上落下第一划。林小羽望着自己的名字“林小羽”,想起父亲在工作日志里写的:“真正的证据,藏在敌人最得意的伪装里。”
她接过钢笔,墨迹在纸面晕开时,铁门突然被推开。穿制服的女警抱着纸箱进来,箱底露出一角月白色信封——是赵国明惯用的宣纸信笺。陈建平迅速合上文件夹,金属搭扣的轻响与远处法院的钟声重叠,像在为这场隐秘的战役敲响序章。
两小时后,林小羽穿着赵国明让人送来的墨绿呢子大衣走出看守所,暮色正染红青岚山的轮廓。街角的黑色轿车里,陈建平正在编辑短信:“饵已入瓮,张建军的律师团刚收到减刑通知。下一步,该让‘失窃’的监控录像出现在《宁城日报》的邮箱了。”
而在永盛大厦顶层,张建军转动着指间的玉扳指——那是从安民巷古墓里挖出的明器,对着对讲机冷笑:“通知海城的人,赵国明的车过桥时,记得检查一下刹车片。青岚山的夜路,刹车失灵可是常事。”
暮色中,林小羽攥紧大衣口袋里的青瓷纽扣,纽扣内侧刻着极小的玉兰花——赵国明说过,这是当年父亲和码头工人用来传递消息的信物。她知道,这场用“认罪”换取的自由,不过是更危险博弈的开始。但至少,此刻她不再是困在铁窗后的羔羊,而是赵国明和陈建平布下的棋局里,一枚即将叩开永盛帮黑幕的棋子。
林小羽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盯着陈建平西装上的褶皱——那是他凌晨三点在看守所外长椅上打盹时留下的痕迹。刘立恒法官的法袍垂落在审判席前,绣着的獬豸纹在顶灯下泛着冷光,像极了父亲办公室里那方刻着“公正“的镇纸。
“拘役三个月,缓刑一年。“陈建平的声音压得很低,袖口的粉笔灰簌簌落在《认罪协议书》上,“执行地点在海城,赵国明的滨海别墅有独立监控系统,他们插不进手。“
“犯罪记录“林小羽的声音卡在喉间,想起父亲坠楼时,警徽上的反光曾映出她十六岁的脸,“以后连博物馆的志愿者都当不成了。“
“如果按张建军的剧本走——“陈建平的手指划过起诉书上的“抢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油墨在纸面洇出毛边,“宁市第二看守所的13号监房,上周刚走了个替永盛帮顶罪的拆迁户。“
铁窗外飘起冷雨,打在法庭的百叶窗上沙沙作响。林小羽望着证人席上空荡荡的座椅,本该出现的便利店老板,今早被发现“突发心梗“送进了ICU。她忽然想起赵国明在电话里说的:“永盛帮的‘证据’,都是用救护车和骨灰盒堆出来的。“
“这个决定必须现在做。“陈建平推过签字笔,笔帽上刻着“宁市律师协会“的字样,“周检察官的耐心只剩三分钟——他袖口的玉兰花袖扣,和张建军办公室的镇纸花纹一模一样。“
林小羽闭上眼。三天前在物证室,她亲眼看见监控录像带被塞进周检察官的公文包,而那卷带子清楚记录着张建军的保镖如何将她的手按向展柜玻璃。此刻审判席的阴影里,周检察官正用钢笔敲着桌面,节奏与她心跳重合。
“我接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浸了水的纸,“但我要见赵国明,缓刑执行前至少十分钟。“
陈建平的镜片闪过微光,那是他即将说出关键信息时的习惯:“他在候审室。五分钟前,他的车被永盛帮的人动了刹车片,现在瘸着腿闯过了三道警戒线。“
法庭后方的木门突然被撞开。赵国明的风衣下摆滴着雨水,右腿裤脚撕开道口子,露出渗血的膝盖——正是三个月前在安民巷保护她时受的旧伤。他胸前的基金会徽章歪在锁骨处,却在看见她的瞬间,眼底泛起灼人的光。
“小羽——“他的声音混着喘息,被法警的呵斥声切断。
林小羽猛地站起,铁椅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法官先生,我请求陈述悔罪书时,由赵国明先生作为监护人在场。“她攥紧协议书,指尖划过“缓刑期间禁止接触永盛帮相关人员“的条款,“我需要他的谅解。“
刘立恒法官的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最终落在赵国明膝盖的血迹上。这位曾被永盛帮断了钢材厂的法官,喉结滚动了一下:“准许。但仅限五分钟。“
法警退到十步外。赵国明踉跄着靠近,袖口露出半道新伤——是铁丝划伤的痕迹,和父亲坠楼现场护栏上的凹痕吻合。他压低声音,混着雨水和铁锈味:“海城别墅的地窖有台旧电脑,登录密码是你母亲忌日。里面有永盛帮近三年的走私货单,还有“
“肃静!“周检察官突然拍桌,玉兰花袖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被告现在需要当庭签署悔罪书,而非进行私人谈话。“
林小羽抓起笔,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的瞬间,赵国明的手指快速划过她的掌心——那是他们大学时的暗号,三短一长,代表“证据在瓷瓶“。她想起青岚山别墅里的青瓷瓶,瓶底刻着的“建强“二字,正是永盛帮文物走私的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