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长安梦什么意思 > 第 66 章(第3页)

第 66 章(第3页)

“你!”小太监被戳中痛处,跳了起来,“你说我什麽?!”

李庭瑄脊背挺直,面若寒霜:“说事实罢了。”

小太监气得跺脚:“你好大胆!我是杨相国的人,纵你还是安禄山的手下,也得卖他几分薄面,何况你现在什麽都不是!”

李庭瑄神色冷淡:“原来你也知道,你只是杨相国底下的太监,承蒙他人青眼也不过是看在他的面上,自己是全无脸皮之人。既是如此,你一无官衔,二来只是个内侍,对迟公子还敢不行礼,杨相国眼里,是怎麽容得了你这种浅薄之人的?”

迟瑞听得李庭瑄与太监吵了起来,忙连连扯住他的衣袖:“庭瑄哥哥……别吵架……”对方是杨国忠的人,李庭瑄没了官职,若为自己得罪了这些人,说不得会惹上事情。

李庭瑄先前在安禄山手下,凡事隐忍,处处周全赔着小心,对人从来没有过重话,此番毫无顾忌,言辞便锋利起来。

“你……”小太监不过长得有几分清秀,颇受杨国忠的宠。他时常听说安禄山身边的近侍是个极会讨好人的角色,本以为李庭瑄丢了官衔,会借机讨好自己,好攀附上杨相国这棵大树,不料对方竟如此犀利。

小太监仅有的一丁点小聪明,真正辩驳起来,却远比不上被安禄山送去正经学堂苦读过的李庭瑄。

瞬间败下阵来,他涨红了脸:“你可等着了!”

李庭瑄神色冷淡:“好。”

迟瑞拽住他的手臂,生怕他还要再说下去:“别……别说了……”他轻声道,“他说的话难听……我都没关系……你不要跟那些人计较……他们……”他眉头拧紧了,想表达的话却表达不出来,只得比划起手势。

李庭瑄看懂了,淡道:“我不怕他们报复。”却也不再与那太监起争执。

明台那边,朝中各大臣家中均已来人。零零散散的,人数看着倒是不少,俱是少年人。几百人中,有不少相识或脸熟的。三五成团,低声交谈,神色都不怎麽好,看来都是被人用不太客气的方式召集来的。

李庭瑄想走过去,却被侍卫拦下了。

“此处只接待朝中大员的家眷或是身有官衔爵位的小辈。”

迟瑞看李庭瑄被拦下,回头朝他望去。

後头还有人在排队,队伍挺长。

侍卫不耐烦他堵住入口,信手把他推进去。

迟瑞被人流簇拥着,频频回首,身不由己的往前。

李庭瑄无法在宫内直接跟侍卫起冲突,只得站在原地:“我附近等你。”

前方有人高声发号施令,命令一衆人集合成阵。

迟瑞被一大堆人推推搡搡的走过去,站在人群中间。

杨国忠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目光缓缓扫过底下衆人,脸上是一贯的和颜悦色:“皇上与贵妃娘娘在骊山为万民祈福,我等身为臣子,也不能坐视不理。理应为皇上分忧解难。尔等均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数十年後,大唐的江山便交付到你们手里,为此,本相今日才决心要教化你们。切勿为眼前富贵蒙蔽双眼,忘了身受之皇恩!”

他说完,下巴高高擡起,眉眼微扬,沐浴在阳光下,一瞬让人有种高傲而又妩媚的错觉。

迟瑞擡眼看着这人,若非曾亲眼见到过他的狠戾。他真的要觉得这位相国大人是忧国忧民的好官了。

他记得很清楚,当年被他弹劾而被迫为奴的官家子弟足有三四十人,一开始都被关押在相国府中服侍他起居饮食,其中被他酒後抓去撒气,鞭笞丶刺瞎丶挑断手脚筋的便有十数人。

此人身上所有的平易近人,都是装的。

杨国忠说完一通大话,便请出名年轻道人,开始讲述祈谷的各项规矩,注意事项。

那道人长得眉清目秀,所立的规矩却十分繁琐,念念叨叨没个完。

衆人在寒风凛冽中站了几个时辰。

这里参加祈谷之人,均是世家子弟,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

有人耐不住冷,又忍不了饿,噗通一声栽倒在地上晕过去。

人群骚乱起来。

“有人晕倒了!”

“可要叫御医来?”

“我去叫吧——”

“慢着!”杨国忠走下台阶。

衆人自觉让开条道。

杨国忠走到那晕倒的少年面前:“这是谁家的派来的人?”

“好像是王侍郎家的小儿子。”

杨国忠俯身,探了探他的气息,皱眉:“如此羸弱,将来如何能担大任!王侍郎教子无方,以後也不必教了。把人送回去,告诉王侍郎,此子太受宠溺,日後就不必入朝了。”

他此话一出,这些官家子弟顿时噤声,不敢再有言语。他们出身名门,从小所受教育便是加官进爵,功成名就。生怕惹了杨国忠的不满,会被扣上什麽罪名断了仕途,当下全部忍气吞声。

杨国忠回头,示意那年轻道人继续。又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不服。因此,此次祈谷,本相也一直与你们站在一起。既然本相可以坚持,你们也理当可以!为国效力,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身为臣子,鞠躬尽瘁死而後已!”

人群当中一阵缄默。

明台地势占高,风比处都大些。杨国忠站在风口处,一句话连吃了三口风,却没半分哆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