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太医,三个民间大夫一起给太子妃请脉!
听闻这个消息的朝臣心思就活跃了:太子妃莫不是得了什么绝症吧?
东宫,皇后让所有人将自己写下的结论展示出来。
“一起打开给本宫看看。”
她倒想看看,都是些什么情况。
“滑脉,日子尚浅,半个月后再探。”
三位民间大夫写的都是同样的话。
“喜脉。”
“喜脉”
“喜脉”
……
看着太医写的这两个字,皇后是一个字都不相信了。
他们这是见风使舵呢,认定自己是在做局,是想遂了自己的意。
“于大夫、钱大夫、关大夫,你们确定吗?”
“回娘娘,草民把脉确实是滑脉,只是日子尚浅,太子妃饮食上要注意一点,另外不宜劳累,不宜伤心……”
总而言之,就是不能再去哭灵了!
“三位大夫师从何人,医术如此精湛!”
“回娘娘,草民祖上就是大夫,后来得肖太医指点,医术称不上精湛,但从来不敢马虎,事关人命一定得小心谨慎。”
“回娘娘,草民曾拜师在肖太医门下……”
于大夫关大夫就看着他心里就骂开了:好你一个老钱,居然玩得这么阴!直接就拜在肖太医门下了,特别是关大夫都不知道之后怎么回皇后了。
但是要为肖太医说话是他们心照不宣的事儿。
果然,关大夫也说到了肖太医。
“是啊,本宫也在想,如果肖太医还在的话,就不用兴师动众请三位太医进宫了。”皇后感慨道:“当年本宫怀上太子的时候,肖太医也是一把脉就诊出来了……”
这话,啪啪的打了一群太医的脸!
但是,这群太医半个字都不敢提!
因为,他们其实真的没诊出什么滑脉!
但是,聪明人就应该顺势而为,不管太子妃是真的有喜还是皇后要做局,他们都得顺着才行。
现在说肖太医……嗯,有些人见过,有些人没见过,但是肖太医的事儿不陌生,毕竟都给人警示。
伴君如伴虎从来不是几个字,而是事实!
太后和皇上新丧,太子妃诊出喜脉,得到消息的众人各种心思都有。
太子得知诊断结果后也是五味杂陈。
“母后,您是怎么看这事儿的?”
“如果没有盼盼的提醒,这一次的事儿会是大麻烦。”
时隔一两个月太子妃诊出喜脉,那就是孝期有的,对太子、太子妃甚至那个孩子都是一生的污点。如果是一个男孩也不能挡大任,不能承大统。
皇后是宫斗最后的胜利者,所有的细节她都想得周全,所以才有了亲自坐镇等结果的这一幕。
“儿臣感谢母后……”太子妃也是心思纯善之人,但是经皇后这么一提醒,她回过神来,也是吓得不轻。
“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太子妃,你的任务就是护好你腹中的胎儿。”皇后道:“后宫,从来不是干净之地。”
哪怕太子现在就只有太子妃一人,但是多的是人不想这个孩子出生,不管男孩女孩,她们都想动手的。
“是,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