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小說網>武俠修真>南國江山小說免費全文閱讀> 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 (1 / 2)

楊行密的病逝,對淮南來說,意味著一箇舊時代的結束,新的時代的來臨。

對於平定江淮,恢復遭到戰爭嚴重摧殘的經濟,以及建立如今的淮南政權,他的功績已經無需再說了。

當他薨了的訊息一傳出時,留在廣陵的大小官員們無不嚎嚎大哭,便是廣陵百姓大多數也自的為他的病逝而哀嚎不已。

或許這些官員之中有許多都是為了向楊渥表忠心這才如此痛哭,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還有更多的人是出於真心的。

在這個人心淪喪的亂世之中,各路藩鎮都只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權利,為此,他們不惜採取一切手段來對付那些可能威脅到他們的屬下。甚至於父子相殘在這個時代都不在少數,而楊行密卻以寬仁雅信而得到淮南眾人的誠心擁戴。

他雖然自己不擅長帶兵打仗,卻善於安撫將士,能與之同甘共苦,對部下推心置腹,無所猜忌;更兼胸懷寬廣,有容人之量。

當初廬州刺史蔡儔背叛楊行密投降朱全忠,他為了表明自己與楊行密的徹底決裂,便將楊家的祖墳給挖了;等到蔡儔兵敗之後,楊行密的部將們都主張應該將蔡儔的祖墳也挖掉才行。但楊行密卻說“蔡儔做下如此大惡,我怎麼能效仿他呢?”於是拒不採納眾將的意見。

又有一次,他的一個侍從名叫張洪的,平時專門負責幫楊行密揹負寶劍,卻突然背叛,抽出寶劍想要刺殺楊行密,結果失敗被殺;楊行密接著又讓另外一個平時與張洪親善的侍從名叫陳紹貞的,繼續負責幫他揹負寶劍,一點都沒有懷疑猜忌。

正是這種寬仁與胸懷,才使得他能夠得到淮南這麼多的忠臣猛將的真心效忠。

相比之下,楊渥雖然在沙場征戰方面有很好的表現,加上又有後世來人的見識閱歷,不過單說這種強大的個人魅力和天生的領袖能力,顯然是遠遠比不上楊行密的。

可惜,再怎麼傑出的人物都有故去的一天。

站在楊行密的靈柩之前,悲慼不已的楊渥先要做的卻是接位大典,這也是穩定人心的必要之舉。

雖說之前楊渥已經是淮南的實際掌控者,但畢竟還缺少一個名義,如今卻是正式接位的時候了。

先一點就是職務,楊行密的諸多職務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職務就是淮南節度使,而楊渥之前已經是淮南節度留後,如今自然是升級成節度使。

然後就是爵位,按照大唐的爵位繼承之法,楊渥繼承吳王爵位時必須降低一個等級,也就是繼承郡王之爵位;歷史上的楊渥最終繼承的就是弘農郡王的爵位。

不過這一世的楊渥東征西討,建立的功績不比他父親少多少,再加上在淮南的威望崇高,淮南眾官員自然沒有誰提及朝廷的爵位繼承之法,一致請命直接繼承吳王爵位。

最後就是一些必要的頭銜,比如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等,這些都由宣諭使李儼作為天子的代表承製進行加封。

正式接位之後,接下來便是喪葬之禮。如今的淮南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從家到國的轉變,所以早在楊行密病重不久,具體的喪禮便已經制定下來,此時楊渥等人只需要按照之前定下來的流程走就行了。

楊行密一生節儉,所以很早以前就留下了遺命,讓楊渥對他的喪禮從簡操辦,只用谷地裡的葛布做壽衣,用梧桐木製成棺材,放幾件陶器作為陪葬,直接在某個夜晚埋到廬州的某個山谷中就行。

不過此時楊渥卻拒絕執行他的遺命,雖然楊行密如今只是大唐的親王,但楊渥建國稱王乃至稱帝的野心是早就確定了的,到時候楊行密肯定會被尊為太祖,一朝太祖的陵墓怎麼能那麼寒酸呢?

所以同樣是很早以前,楊渥便不顧他父親的遺命,暗中下令在升州城外修建新的陵墓,不過為了趕工期,在具體的營建上卻非常節儉,最終只用了半年多時間就修建成了。【△網 .ai Qu xs.】

當然,節儉歸節儉,但具體的禮儀上卻是完全按照天子的禮制來的!

這一切,都是瞞著楊行密以及淮南官員,直接讓升州刺史陳彥謙負責營造的。

此時楊渥此時將他的安排一說出來,眾多淮南官員們便紛紛眼前一亮,按照天子的禮制來安葬楊行密,那麼楊渥的心思就很明顯了。

這些人心中對於大唐的情懷反而沒有楊行密那麼深,所以對於楊渥的僭越之舉絲毫沒有反對,反而心中感到振奮。

接下來便是為楊行密議定諡號,在這一點上,當“忠武”這個諡號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同。

確定了楊渥接位的典儀,又操辦完楊行密的喪禮後,時間已經是四月底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