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小說網>武俠修真>吳策卦象> 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

“主公,天子詔令天下,改年號為建安。”十月上旬,剛回到秣陵府中,劉奇便接到了這一彙報。

“那如今,便是建安元年了。”劉奇翻看著案前的一份報告,雙眉緊鎖,“子綱,這江東的賦稅,竟是這般沉重,吾多日忙於戰事,未曾下訪民間,如今正是秋收剛過,不知各地的錢糧稅收統計可曾登記造冊?”

張紘聞言起身,“回稟少將軍,江東四郡,到目前為止,屯田開闢田畝五萬一千畝,按人丁分配,家中無壯丁者,『婦』一人五畝,幼年十歲以上可分五畝,有壯丁者,可按需分配,此外山越移居之民自去歲至今,已有十萬零八百五十三人,耕種田畝亦是從開耕田畝分配,山越大多三四人一戶,十萬之眾,亦有兩萬三千餘戶,每戶所居近半有吾等屯田之兵協助搭建屋舍,大半自行修建,自行修建者,官府補助錢糧增倍,今自行開耕田畝一萬八千畝,再加上各地治下,太守都尉時常帶領官員下地開耕田畝,共計七萬三千畝。”

張紘緩了緩,繼續開口“此外,少將軍此番大婚,花費錢一萬八千貫,幾乎耗盡府中錢財,若非新收賀禮十萬八千貫,再與荊州、淮南之地以漢紙易物,又得三十餘萬貫,怕是早已入不敷出。”

“即便如此,新購耕牛,工匠坊調撥錢糧,屯田之兵以及山越族人補助錢糧,府中亦有枯竭,如今豫章、吳郡、丹陽等地,無論郡府諸縣,錢糧盡皆告竭。”

“那為何各地太守未曾稟報?”劉奇面『色』大變,府庫錢糧告竭,這三郡之地如何能夠安置山越之民,順利施行屯田之策?

“屯田之計,少將軍予以各郡太守便宜行事之權,吳郡多有山越被剿,都尉曲阿,以繳獲錢糧填充府庫,再以府宅、田畝以供山越之民,以軍功獎賞開墾田畝多者,更與太守是儀,號召吳郡豪富,暫且取出錢糧,以郡府名義租借,放於民,方才穩住吳郡大局。”

劉奇微微點頭,“其餘二郡,又是為何?”

“丹陽郡,卻因多遷山越之民,導致府中錢糧空缺,又因近兩年以來,數次大戰皆在丹陽郡內,去歲與孫伯符交戰,秣陵以北,十餘縣城被奪,其撤走之前,將城中錢糧收刮大部,雖不曾挪用百姓之物,但府庫卻也幾近枯竭。”

“爾等又如何處之?”劉奇再問。

“主公月前出兵,征討山越,各縣告急,吾等只能以此事稟報刺史大人,卻是刺史大人從府庫挪出私庫,再以秣陵城中,各將軍、文吏府中援助,共得錢糧十五萬貫,方能一解丹陽之危。”

“豫章如何?”

“豫章之地,鄱陽水賊已定,山越亦於今日大部被平,今幼平將軍率軍收編山林各寨山越,尚需時日安置,且鄱陽水師大造戰船,調動民夫數萬,每日消耗錢糧數千錢,若非昔日丹陽在朱皓治下尚有富裕之糧,如今怕是,早已出現餓肚之民。”

“會稽亦有船坊修建,亦有山越作『亂』,亦有山越之民遷置,為何不曾錢糧短缺?”劉奇再問。

張紘此刻額頭上已有熱汗,不過,面前劉奇的咄咄『逼』人,他沒有停頓,他再次抬手一輯,“會稽太守顧元嘆,請州學典學從事王大人出面,昔日王景興為官會稽,對當地士族百姓,多有恩義,又有都尉朱桓與一旁協助,山越之民,多得士族豪富開倉資助,其中大末賀氏、餘姚董氏,會稽士族高氏、徐氏、袁氏、顧氏等多有資助,東冶船坊,如今竣工下海之船,亦於海邊捕撈海中魚獲,以資錢糧。”

劉奇聽完一席話,滿臉感嘆。

“吾近年只知征戰,卻不知百姓悽苦,亦不知爾等奔波勞累,府庫虧空,此乃吾之過也。”他起身朝著在場眾人恭敬一拜,態度無比虔誠。

一眾文武不敢受此一拜,紛紛跪倒,“吾等上為刺史大人少將軍效命,下為江東百姓,此乃吾等分內之事,焉敢居功。”

“起身吧,子綱,今日有功之臣,無論士族豪富,皆記錄在案,他日,若爾等不負吾,本侯必不負眾人。”

“臣下早已備好名冊,明日可呈至少將軍案前。”張肱躬身應下此事,早在他調查此事,得到彙報之際,便已是命人勞心記下這些,今日,果真是派上了用場。

“善。”劉奇點頭,面『露』喜『色』,果然,江東二張,都有過人之處。

“子布。”

“臣在。”張昭聽到喚他,立即轉過身來,抬手一輯。

“江東錢糧,入不敷出,該如何是好?”

“此事臣下早已與長史、別駕商議多時,此事,待由別駕告知少將軍罷。”張昭也知進退,他雖然才學在孫邵之上,但畢竟是新入府之人,官位雖高,卻不肯得罪旁人,便是功勞,也分允眾人。

劉奇笑著指了指他,一臉無奈地看向左下第一位的孫邵,“別駕有何教我?”

“無他,兩者爾。”孫邵起身,來到堂前,朝著劉奇恭敬一拜道。

劉奇微微頷,示意他繼續陳述下文。

“其一,開倉將此前北地收購麥米磨製後做成饅頭,以供山越之民、屯田精壯日需之用。待秋收過後,各地錢糧入庫,當可以應明年之需。”此前,劉奇以對天下公告壯麵之法,從袁公路、曹孟德、劉景升、呂布、劉備那裡各有錢糧收穫,以物易物,卻是一等交易,共得麥米三十萬石。

劉奇微微頷,“此不失為一計,然各郡縣府庫缺乏錢糧,又該如何是好?船坊、工匠坊、屯田、山越安置,任何一事,皆不能落下。”

“此事易爾,吾等考察太湖之畔,欲興建鑄錢工坊,以各地銅礦投入青壯開採,鑄錢以應江東之需。”

劉奇聞言,面上沒有『露』出絲毫喜『色』,反而是雙眉緊鎖。

“鑄錢以供官府之用,此策極好,但若是新錢流入江東四郡,各地物價上漲,又該如何是好?”劉奇擔心江東物價上漲,尤其是米價,若是貧民小戶無法生存,北地諸侯派出商賈,趁機用錢糧入侵,崩壞江東經濟,又該如何是好?

喜歡吳策請大家收藏吳策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