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53章 威脅 (1 / 2)

第953章 威脅

面對楚國人的強勢威脅,奧斯曼帝國的人一開始是憤怒,然後就是惶恐不安。

答應楚國人的要求?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租借幾個偏僻地方小港口的事,而是要割讓整個黑海北岸數量龐大的土地,更重要的是還要放開黑海海峽讓楚國人自由通行。

放棄黑海北岸的土地都還勉強可以談,這年頭的土著國家對領土並沒有後世民族主義氾濫後那麼頑固,領土這東西對於很多土著國家而言都是可以用來交換的一種貨物。

歐洲地區的諸多封建國家,彼此間的領土買賣,交換,贈與等情況非常普遍,其中最為普遍的還是以婚姻為紐帶的領土變動。

哈布斯堡家族是怎麼崛起的?可不就是靠著聯姻結婚嘛。

很多國王,大貴族嫁女兒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讓女兒帶著一片封地嫁出去。

更不要說戰爭而導致的頻繁戰爭變動了。

因此十七世紀這個時期裡的領土變動,其實很頻繁,甚至有時候都算不上喪權辱國,只要條件過得去,人家直接把領土賣給你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對於奧斯曼人而言,也是如此,黑海北岸的土地雖然也重要,但是如果真的為此和楚國人生巨大沖突甚至戰爭,導致滅國危機的話,他們是寧願放棄這些土地的。

畢竟這些土地嚴格上來說,是屬於克里米亞汗國的土地,克里米亞汗國雖然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國,但畢竟不是他們自己的直屬領地,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這怎麼受得了啊!

總之,他們不想讓楚國人的艦炮頂在腦門上!

但是得到回覆的楚國人其實不滿意……老子願意找你們奧斯曼人談,那已經是給了你們面子,伱竟然還拒絕了?

黑海海峽軍事通行權,這關乎大楚帝國的東歐糧食生產計劃大局,畢竟大楚帝國要是不在黑海擺上幾艘軍艦,怎麼維護大楚帝國在東歐黑海沿岸的安全和利益?

再說了,地球那麼大,但是還就真沒有大楚帝國海軍不能去的海域!

黑海也不會是例外!

而土著想要靠這些少量偷運來的裝置和材料或成品直接仿製山寨楚國線膛武器更是無稽之談。

比如他們認為黑海北部領土問題,乃至高加索山脈以北的部分領土都是可以談的。

同時各類機械加工裝置,如通用車床,鏜床等甭管效能好壞,也是屬於限制出口的。

雖然該炮的最大射程號稱可以達到四千米……但實際上有效射程遠遠沒有這麼多,地面部署打擊固定目標的時候,射實心炮彈有效射程也就一千五百米左右,更遠的話精度會急下滑,同時炮彈動能就無法保障了。

至於純粹的威脅以及談判,大多時候沒啥用……

而面對這種不自量力的土著國家,楚國人也會很乾脆的扶持他們國內的反對派,在這些土著國家裡搞分裂內戰之類的事,有時候也會乾脆直接出兵把對方幹趴下。

臨近愛琴海的達達尼爾海峽的入口,也是奧斯曼人防備外敵從海上入侵的前沿,並在這裡構築了炮臺,除了他們自產的滑膛炮外,還部署了十多門從楚國進口的155毫米前裝鐵製滑膛炮。

只不過他們偷偷摸摸弄到的這些裝置數量太少,而且後續基本沒有維護保養,零部件供應,更缺乏相應的技術人員維護保養乃至操作,所以揮出來的作用不大而已。

其實理論上還有好的效能更好的合金鋼制滑膛炮,但是這玩意說實話楚國人自己都沒搞過……畢竟早期鋼產品效能不行,楚軍雖然老早就開始使用鋼材製作武器,比如二十三年式火帽擊槍,這玩意的槍管其實是早期鋼製,但是效能很差,拉不了膛線。

就算能搞出來,也不會特地去搞出來出口。

所以奧斯曼人經過了內部的激烈爭論後,最終還是頑抗派佔據了主導意見……當然了即便是奧斯曼人口中的頑抗派也不是說什麼都不答應楚國人,而是認為在其他方面可以做出適當讓步,但是在軍事通行權方面必須保留底線。

難不成你還指望著拿幾十、幾百支後裝線膛槍,就擋住楚國人的入侵不成?

大楚帝國要控制的是大規模的鋼製線膛武器的出口,包括可以改裝外線膛武器的鋼製滑膛武器也在禁制範圍之內。

而在6軍兵力登6之前,大楚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的一艘巡洋艦帶著兩艘護衛艦以及四艘近海巡邏艦,三艘淺水炮艇先一步出,在海面行建立安全區域,並準備前往海峽入口,準備炮擊奧斯曼人在海峽入口建立的炮臺。

如果不能獲得大批次的裝置,技術圖紙,也沒有技術人員的技術教導,自身的教育體系也無法培養出來這些先進技術人員的話。

一些管控不嚴格的民用機械裝置,這些土著國家下大力氣,在黑市裡花費大價錢的話,還是能夠從一些要錢不要命的楚國商人手裡,偷偷摸摸搞到一些,一些材料少數也能弄到。

比如說大楚帝國各種工廠建設,是需要審批手續的,並不是你想要跑到海外領地那裡,就能直接建立工廠的。

黑海海峽通行問題,沒有安全威脅的大楚帝國民用船隻可以通行,但是軍艦絕對不行……

所以談判不成後,地中海艦隊直接啟動了登6加里波利半島的計劃。

但是在海外地區,哪怕是美洲這個海外直轄領地暫時都沒有任何一座兵工廠。

就算是奧斯曼人配屬在海峽入口,進口自楚國人一百五十五毫米口徑的鐵鑄大口徑前裝滑膛炮,大概相當於西式三十二磅火炮的這種前裝滑膛炮時代裡的重炮也無法封鎖海峽入口。

因為這一次地中海艦隊來奧斯曼找茬,本來就有大規模登6作戰的準備,要不然也不會直接帶上好幾千人的兵力,所以登6計劃都不用另行調集兵力和物資,直接在軍艦的掩護下登6就行了。

黑海海峽如此的重要,奧斯曼人自然不可能在這裡不設防,實際上這地方的一直以來都是奧斯曼人的重點防備區域,海峽的入口就構築有炮臺以及步兵駐防的要塞。

黑海海峽分三個部分,北邊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中間有個小內海馬爾馬拉海,而南部的則是達達尼爾海峽。

因為大楚帝國基本不出口高效能鋼製武器,主要是避免土著在這些鋼製武器上改進型後續加工改進弄出膛線來。

楚國海軍之所以要先炮擊這個入海口炮臺,也是為了避免後續麻煩……雖然這個炮臺沒什麼實際威脅,但是有這麼個炮臺在邊上,總是個威脅不是,萬一對面射炮彈的時候,運氣爆棚直接打中了楚國軍艦,又運氣很好殺傷了一些楚國水兵破壞了上層建築呢?

為了避免後續麻煩,楚軍打算先把這個炮臺炸成廢墟。

因為榴彈這玩意對楚國人自身也具有比較大的威脅,同時這東西還有比較高的技術含量,也不用擔心那些土著自己搞出來便宜好用的榴彈。

想要仿製大楚帝國的現代工業產品,比如線膛槍炮,要麼你能夠有途徑進口到一整條的生產線以及各種原材料,再給你完整的各種設計圖紙以及生產工藝技術,再讓楚國人手把手的教你怎麼搞,如此花個十年八年也不是沒有希望搞出來的。

也別覺得人家土著不能加工鋼製槍管的膛線,這自己實力不行,人家還不能偷偷弄點楚國禁運的裝置啊……哪怕是蒸汽機這種東西,不少土著國家其實都多多少少弄到了一些,一些小型加工裝置也有,說不準哪個土著國家的秘密角落裡就堆著一套能夠拉膛線的楚國禁運裝置呢。

開放市場,頂多就是淪為傾銷地以及工業原料供應地而已,但是開放海峽,那就是等於把命徹底交給楚國人的手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