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小說網>歷史軍事>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第七百七十三章 沈安農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七十三章 沈安農場 (1 / 2)

沉安農場,位於遼東省省城北邊,是一家嫡屬於遼東省工業廳直屬的官營農場。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農場是屬於農業範疇,但是依舊屬於工業部或地方工業廳,處管轄,因為這涉及到官方資本管理問題。

大楚帝國的官方投資,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產業外,其他的基本都歸屬工業部所轄。

工業部,雖然最開始只是搞工業為主的機構,但是到現在基本已經演變為官有資產管理機構了。

甭管是工業還是農場又或者是其他一些基礎設施產業,其投資管理許可權基本都是在工業部手裡。

當然也不是沒有特殊情況,除了郵遞銀行以外的其他各家各官辦銀行,都是歸屬財務部所轄。

大楚邸報以及大楚邸報以及這些年6續出現的各省辦報紙則是歸屬禮教部朝報司管轄。

郵遞銀行以及郵遞行業歸屬交通部管轄。

鐵路總公司一開始由交通部鐵路司管轄,後來鐵路總公司獨立為從二品就,由內閣直轄。

大楚帝國糧食總公司、鹽務總公司也是從二品級別的機構,由內閣直轄。

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特殊情況存在,但是總體來說,說起官辦企業,基本還是指工業部或各地工業廳、處、科所投資建立並管轄的官辦企業。

沉安農場就是如此,他們由遼東省工業廳投資建立並管理,乃是遼東省內規模最大的一家農場,擁有大片的可耕地,並採取大規模的機械化耕種,除了種植外,他們還養了大量的馬匹、肉牛等牲口。

所以他們不僅僅是遼東省內最大的單一糧食種植基地,同時也是遼東省內最大的官辦馬場,不僅僅為民間提供大量騾馬,還為軍方提供大量的馬匹。

當羅志學抵達該農場的時候,最先看見的並不是當地的大片農田,而是遠處的大批馬群!

“這裡的馬場主要繁殖豐州馬,豐州馬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役用馬。”

羅志學自然是知道豐州馬的,因為它乃是最近十年來,大楚帝國裡最重要的一種役用馬,由歐洲的一些大型馬為基礎,融合本地的蒙古馬血統培育而來。

其平均肩高可以達到一米五五左右,雖然爆力差了些,不太適合作為騎兵用馬,但挽力很不錯,並且性格溫順,耐力上佳,耐粗飼,耐寒性也不錯。

因此這種豐州馬被廣泛用於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

軍方也大量採購並在眾多馬場裡繁殖豐州馬,主要是作為挽馬使用,當然,必要時候其實也可以乘騎,作為騎馬步兵的乘騎用馬使用。

如果不騎著它衝鋒的話,它那高大的個頭還是很嚇唬人的……畢竟平均肩高一米五五呢。

說起來大楚帝國裡的馬種還是不少的,除了原有的各種傳統蒙古馬、西南馬外,過去二十多年來透過引入大量的外來馬種,其中有中亞的哈薩克馬、土庫曼馬、阿拉伯馬、西班牙馬、漢諾威馬、純血馬等各種各樣的馬種。

基本上大楚帝國透過對外商業往來,收集了所有能夠收集到的馬匹種類,引入後先進行保種繁殖,再挑選一批和其他馬種進行亂七八糟的雜交培育。

進而搞出來了大量的雜交馬種,其中有些好的,有些不咋地的。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由蒙古馬、阿拉伯馬、西班牙馬、土庫曼馬、純血馬眾多馬匹雜交混血而來金陵馬。

這種平均肩高一米六,爆力極其出色的乘騎用馬,目前數量稀少,價格高昂,一般都是作為權貴的玩具而存在,因為它雖然體型非常優美,爆力也很好,但是耐力不咋地,而且飼養極為嬌貴。

這玩意其實更適合作為短距離賽馬使用,基本上和從英國引進的純血馬在效能上沒啥區別。

不過體型更加的優美,跑動起來非常美觀……你看它跑起來都是賞心悅目的,嗯,金陵馬也比純血馬更嬌貴……

河西馬,早期也稱之為中亞馬,乃是大楚帝國裡第一種培育出來的優良軍用馬匹,是用蒙古馬、哈薩克馬、青海馬以及阿拉伯馬雜交而成,平均肩高達到一米四,耐力特別好,容易飼養,耐寒,爆力欠佳,是一種優秀的輕型挽馬以及乘騎用馬。

新西南馬,這是一種用原生的眾多西南地區的馬匹培育而來,雖然公馬的平均肩高只有一米一,但是耐力特別出色,而且適應高原,熱帶雨林等特殊氣候,是一種在南方地區裡使用非常優秀的役用馬。

遼西馬,平均肩高一米五,由西班牙馬公馬和河西馬母馬雜交培育後的產物,有著相當複雜的血統來源……該種戰馬體型優美,爆力強,耐力適中,飼養適中。

這些特點讓它逐步成為了大楚帝國6軍裡的最重要的乘騎戰馬,培育量非常大,廣泛裝備各騎兵部隊以及作為軍官坐騎使用,乃是如今大楚帝國標誌性的乘騎戰馬。

豐州馬,採用多種西方馬種,主要是西方的一些挽馬,如漢諾威馬等馬種和蒙古馬雜交培育而來,平均肩高一米五五,性格溫順,耐力上佳,容易飼養,就是爆力不咋地,只適合作為役用馬使用。

簡單來說,大楚帝國裡大規模繁殖,並且軍方使用的馬種,就是河西馬、遼西馬、新西南馬、豐州馬這四大類了。

其中遼西馬是純粹的乘騎用馬,河西馬則是輕型役用馬和乘騎用馬,新西南馬則是南方叢林水網或高原山地等地形專用的役用馬、豐州馬則是中型役用馬。

當然了,這說的只是大概!

實際上大楚帝國國內還有保有並繁殖了各種各樣的原生馬種,比如幾個比較著名的馬種:阿拉伯馬、西班牙馬,英國純血馬,土庫曼馬,當然還少不了土生土長的蒙古馬。

而軍方使用的馬匹種類也非常多,不是說什麼好用什麼,而是有什麼用什麼,什麼適合用什麼……畢竟楚軍部署而楚軍的部署範圍太廣泛了,從北極冰原到熱帶雨林,從高原到低海拔平原,從雪地到沙漠,各種亂七八糟的氣候以及地理條件都有。

而馬匹這東西,很難說適應所有氣候以及地形的。

所以楚軍的馬匹使用上,也是根據地理氣候使用不同的馬匹。

並且戰馬使用也會受到運輸限制,很多時候是不能從國內腹地千里迢迢把馬匹運輸過來的,這樣運輸成本太高,同時外來馬種也存在環境適應性的問題。

因此在海外作戰的楚軍,有可能的話則是會盡量使用當地的馬匹,比如在中亞以及西西伯利亞地區也裡就廣泛使用當地的哈薩克馬、土庫曼馬以及阿拉伯馬等等。

而在印度地區的駐軍,則廣泛採用當地的馬爾瓦爾馬等馬匹,其中爾瓦爾馬這種戰馬是中亞土庫曼馬、阿拉伯馬、蒙古馬以及當地馬自然雜交培育後的產物,是一種相當優秀的乘騎用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